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中國是否將做全球氣候問題的領導者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4日 15:17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巫楠 美國加州報道

  在淡出美國政壇的近6年中,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一直專注于一件事:考察大氣變暖引起的環境惡化、奔走在美國各大城市里疾呼大氣變暖的危機性、強調美國的責任和加入《京都議定書》的迫切性。

  美國時間5月23日晚8點30分,美國加州大學在伯克利舉行的中美氣候變化論壇上放映了一部特別的紀錄片:《一個不爭的事實》,電影的主角就是戈爾。

  “我要在最短的時間里讓更多的人意識到責任,并且改變大氣變暖危機。”戈爾說。

  從一位國家元首到一個演員,戈爾用六年時間完成了巨大的身份變化,這也標志著美國民主黨人的環境能源政策的根本轉變——支持《京都議定書》。而他們的另一巨大轉變,則是決定把中國作為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改善全球氣候變暖。

  “中國應該和美國一起領導全球氣候變化的運動。”戈爾說。

  主辦本次論壇的伯克利加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奧沃·賽爾告訴本報記者,“戈爾是全身心的、甚至可以說是狂熱地投入于大氣變化的事業。”而在加州地區云集的眾多美國最優秀的環境能源科技和政策的專家和學者,都是戈爾堅定的支持者。

  他們包括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美國經濟委員會主席喬治·阿克羅夫、伯克利氣候研究中心主任方藝資教授等數十位專家。在他們眼里,中國也是氣候變化的利益共享者。

  利益各方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限制發達國家過分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這個協議是國際環境合作領域的基本框架,和國際貿易合作的“WTO”舉足輕重。

  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該議定書,其中包括歐盟、日本、俄羅斯等30個工業化國家,批準國家的人口數量占全世界總人口的80%。發達國家中,僅有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個國家沒有加入該議定書。

  “中國在2002年核定《京都議定書》,這為我們贏得了重要的機會來汲取國外先進的技術。為我們節省了資源和時間。”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江家駟說。

  目前中國十分嚴重的大氣污染,主要由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等造成, 這些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

  在世界銀行2001年發展報告中列舉的世界2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國占16個。

  一個最近的例子是5月18日,臺風“珍珠”在中國廣東登陸,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85.57億元,117.52萬人被迫轉移。“‘珍珠’的肇事者其實就是由于全球變暖。” 方藝資教授說。

  京都議定書的簽署,正是各國出于對全球變暖帶來負面效應和災難性后果的深切認識。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認為,到2050年,全球變暖每年將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多可達3000億美元。

  “美國目前現行的政策是(對《京都議定書》的)棄權。”喬治·阿克羅夫教授說,“中國有機會填補這一點,中國有實力來領導氣候變暖的問題。”

  美國高新科技委員會的主席約翰·霍德透露, 布什政府用一個計算機模型試圖表明,簽訂《京都議定書》將讓美國經濟蒙受巨大損失。“這樣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霍德說。目前他和中國政府和學者有廣泛交流,他認為在中國有更加廣泛的推動氣候變化的共識,比在美國高層的支持更多更廣。

  共同行動

  2005年美國發生的卡特里娜颶風被公認為是一個信號。美國高盛集團估計這次災害給美國造成了逾250億美元的損失。

  布什政府自稱在“極其嚴肅”地對待氣候變化問題,并采取了積極措施,這包括在未來5年內為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提供36億美元的稅收優惠。

  “這個預算低于從前的預算。非常遺憾現在的美國政府,不相信氣候變化是那么重要的問題。”霍德認為美國的政策層是推動氣候變化問題最關鍵的因素。

  世界資源研究所國際研究員羅伯特·布萊利則認為,“中國學者在氣候變化領域有非常卓越的研究,而且正在影響著中國的決策層。”

  “美國和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世界前兩位,都受到氣候變暖問題的影響。這兩個對世界影響最大的經濟體應該在一起合作。”布萊利說。

  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及環境專家齊曄認為:“目前美國仍是世界氣候變暖問題的主要玩家。由于美國不加入《京都議定書》,在2008年至2012年間,將發達國家的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總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減少5.2%的目標將無法實現。”

  而溫室氣體的危害已愈發緊急地顯現,美國科學家和研究者給出的最鮮明的例子是,極地冰川正以超出預期的速度融化,這將導致海平面在2100年上升6米。這樣的話,美國加州海灣地區、中國上海地區都將被海水淹沒,而從此從世界版圖中消失。

  “那么,我們身邊平靜的生活都將失去。”戈爾說。為此,他在過去的六年里,近千次在美國不同的城市間旅行,帶動了美國50多個城市都支持加入《京都議定書》。

  “但是,政策和科技的力量是否追趕得上氣候惡化的速度呢?”方藝資教授認為這個后果不堪設想。這更加劇了中美在氣候領域攜手合作的迫切性:一個草案在此次的加州論壇上獲得通過,中美兩國的氣候專家將一起承擔,力圖攻克更多的氣候難題。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