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行業專題--石油業 > 正文
 

生產高峰可能將會到來 石油供求平衡面臨兩難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30日 14:44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趙憶寧

  5月以來,世界石油價格一直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高位上徘徊。在國際油價不斷上漲的背景下,中國決定:自5月24日起,將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價格分別每噸提高500元。自去年以來,中國已先后五次上調成品油價格。

  高油價之痛,不僅是普通消費者的不能承受之重,也灼傷了與石油有關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企業,甚至包括風光一時的石油巨頭。

  同時,高油價的影響,也使得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安全更加敏感。而自從海灣危機以來,石油更是被翻譯成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的代名詞。

  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及對能源的需求,特別是石油進口的增加,中國石油企業開始活躍在世界各地,以各種方式“找油”,這是不是好的選擇?中國企業如何成為國際性公司?中國政府日益活躍的石油外交,由此帶來的國際關系將如何發展? 高油價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影響。

  對于上述等問題,近期本報記者受邀前往歐洲進行了兩個多星期的調研,參加了第7屆國際石油峰會和能源俱樂部的兩個會議;拜訪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國際能源署(IEA),其中與IEA署長Claude Mandil交談,介紹中國“十一五”規劃的減低能耗問題,與常務副署長William C Ramsay共進午餐,探討中國如何加入國際能源組織的問題;在歐洲采訪期間,還與各國專家就中國崛起及其能源需求增長對全球影響等問題進行了交談;參觀訪問了英國石油公司(BP),與多位集團副總裁、部門主任面對面交流,全面了解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的運作。本報將對此進行系列報道。

  伴隨著高油價的影響,世界石油市場的供給安全更加敏感。

  能源安全經常被定義為獲得充足、可靠、合理價格的能源供應。達成的共識認為,全球石油市場穩定對所有人都有好處,因為世界僅有一個石油市場,任何一國的石油安全都取決于全球的市場穩定。

  目前流行的看法認為,保證未來國際石油市場的安全運行,消費國和生產國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消費國應該努力做到多元化、發展替代能源、節約能源、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這些都是能源安全的基礎,也是國際石油市場安全的基礎。生產國的措施是增加投資,保障供應安全。

  但是第7次石油峰會上,消費國充分表達了對需求安全的擔心。穩定石油市場的安全,目前OPEC和IEA兩大機構起著主導作用,國際能源署力圖提供石油供應安全,而OPEC則提出需求安全,而兩者結合起來還遠遠沒有覆蓋到重要的生產國家和新出現的消費國,如俄羅斯和中國。

  如果說上個世紀70年代80%的石油是消費在國際能源署的成員國,現在接近50%消費在這些成員國之外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印度,整個亞洲所占的消費比例不斷增加;另外,更大的石油生產國出現,特別是俄羅斯、非洲和拉丁美洲。

  消費國與生產國的戲劇性變化,預示國際組織原有的制度安排已經不能適應21世紀的世界能源安全格局的變化。

  在這種情況下,IEA和OPEC需要反思: 石油領域兩大“俱樂部”OPEC與IEA都不能等同于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國際機構,在某種程度上石油安全的組織形態已經落后,尚沒有一個國際性的組織維持和處理國際間的危機與全球性的問題。國際社會是否成立一個像IMF一樣的國際機構以保障國際能源市場安全,而不是限于幾個成員國?

  新的看法是,國際能源市場是一個公共產品。誰來提供石油市場安全的公共產品?如何維護國際石油市場的安全?使生產方和需求方共同享受穩定的市場?這些國家以什么樣的方式參與?

  共同的利益是:超越消費國與生產國的對立,尋求共同利益以保證國際石油市場的安全。國際能源署與石油輸出國組織在此時的對話更加引人關注。

  “人類用125年生產了1萬億桶石油,未來30年,人類將開采另一個萬億桶石油”——在倫敦和巴黎街上看到雪佛龍公司(chevron)的這則廣告,兩年前人們會問,“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石油”?而今的問題還包括“這些石油在哪里”?

  相互抵觸的論據和信息撲面而來,我們應該相信誰?經濟學家?地質學家?還是國際機構的能源專家?

  如果非要梳理一下,只能用“樂觀”與“悲觀”區分。

  顯然,經濟學家按照經濟學理論傾向“樂觀”——石油價格上漲將引發增加石油勘探和生產,替代能源也將跳出“價格”屏障,從而導致在不久的將來石油市場的放松以及剩余產能的增加;而科學家和地質學家們則“悲觀”得多——受地質學因素,探明儲量和產量愈來愈難以平衡增長的需求。

  4月7日的巴黎第7次石油峰會是“樂觀派”的舞臺,但是今天的油價,已經讓我們開始感到對全球整體能源供應能力的擔憂。

  需求的增長與供給的承諾

  成立于70年代的IEA,作為向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平衡砝碼,在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的國家建立,有26個成員國。30多年以來,IEA被認為是西方的世界的“能源看門狗”,關注全球能源市場,避免未來的能源危機。

  IEA每兩年出版的未來二十年的發展預測報告《IEA世界能源展望》,被認為是能源行業的圣經。根據IEA《2004世界能源展望》的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將從2002年每天7700萬桶,提高到2010年的每天9000萬桶、2020年的每天10600萬桶和2030年的每天12100萬桶。這是假定在能源政策和新技術的發展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

  雖然發展中國家在需求增長中占較高的比重,從每天從2900 萬桶增加到每天5300萬桶,但是OECD國家將繼續占世界石油需求的大的比例。

  石油需求的基本狀況是,目前的主要消費者依然是三大經濟體,美國、歐洲和日本加起來共消費了每年石油產量的一半左右。中國與新興市場國家的消費增長速度很快。

  法國石油學院經濟分析部主任Jean-Pierre Favennec認為,2003-2030年,世界石油需求基本等于世界石油的供給。他預測中國能源增長率是2.8%,印度是2.9%,是全世界較高的地區。

  另外他也分析了中國的人均能源要比美國低得多, 2004年美國消耗了74億桶石油,中國則是2.554億桶,美國的全國消耗是中國的2.89倍,而人均消費則是中國的許多倍。一些人擔心,如果中國人均能源消耗達到美國的水平,世界將無法承受。

  為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石油需求,國際能源署署長克勞德·芒迪呼吁石油輸出國組織增加石油供給。

  “中東在未來仍是非常重要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能源部長Mohamed bin Dhaen Al Hamili在討論石油儲量時引述美國副總統迪克·切尼在美國能源政策文件上的話:“2020年,大約54%-67%的世界石油產量的需要來自中東。”他給了一個數據,中東以外的石油儲量只有22年的持續生產能力,而中東則有88年的生產能力。

  對石油生產國來說,將從2003年的2820萬桶提高到2030年的6480萬桶的日增加量,其中有3660萬桶日增加量將來自OPEC,意味著中東的生產者必須雙倍提高其石油產量。

  在芒迪強烈呼吁石油輸出國組織需要保證世界能源市場需求安全之后,OPEC代理秘書長穆罕默德·巴爾金多以“如何看待石油供給和需求展望”回應,重申石油輸出國組織對全球石油市場穩定的承諾,并認為保持全球石油市場穩定是共同的責任。

  巴爾金多認為,石油資源是足夠的,儲量遠遠大于已經生產的積累量。從2002年以來,OPEC每日凈增大約450萬桶的生產能力,面對卡特里娜颶風的影響,石油輸出國組織幫助并防止了供給中斷危機的發生。從2006年到2010年生產能力還會進一步地增長。

  他認為,目前市場狀態比較理想,處于平衡狀態,庫存處在令人滿意的水平,石油供給略微超過需求供給,只是石油供給問題被夸大了,影響到人們對價格預期的改變。

  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長的顧問明確告知石油消費國,“根本不用擔心,我們有足夠的石油資源可以供應全世界幾十年”。

  供應能不能滿足需求呢?對此,國際能源署是比較樂觀的,研究機構也是樂觀的。

  國際能源署與許多生產公司和研究機構的看法一致:當前主要問題不是資源量而在于生產能力上,他們對石油的資源量比較樂觀。

  比較流行的看法是,我們的石油儲藏還可供繼續使用40年。然而,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種觀點:石油生產高峰即將到來。

  石油生產高峰即將到來?

  “世界大的油田大部分都進入成熟期。已經65歲的油田有54個,最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的產量下降,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增長不到目前的消耗增長的1/3。”Kiell Aleklett這樣分析,他是“高峰石油”(PEAKOIL)研究會的成員,來自瑞典南部烏普薩拉大學的物理學教授。

  “高峰石油”也被稱為“石油危機學派”,其成員大多是地質學家和科學家也有一些政治家,關注石油資源枯竭的評估以及對社會、經濟、動態模型探討。5月初在華盛頓舉行了有250人參加的會議,6月份還將在意大利舉行另一次會議,該學派不僅在能源領域十分活躍,對公眾影響力巨大。

  Kiell Aleklett針對芒迪的預測說,根據他們的研究,全球的常規石油產量將在2010年達到每天9500萬桶的高峰,而不是國際能源署預測每天8240萬桶或者9200萬桶。其背后含義是,無論高峰產量何時到達或者石油產能增長多少,都趕不上我們不斷增加的需求。PEAKOIL學派一直關注對未來生產潛力的不同的想法,隨后會逐步下降。

  他們的理由是,大油田的生產量正在下降,北海油田每年下降約15%左右,去年,科威特承認其超級巨型油田產量正在下降,最近墨西哥也承認其超巨型油田Cantarell產量下降,正在采用新技術生產石油,目前維持供應量只能靠大量注入氮氣。觀察家預期,2006年Cantarell產量下降率為14%。

  就在石油峰會上,歐佩克代理秘書長給出了四個數據,告知未來OPEC提供石油供給占全球新增供給中的比例:2005年有80%;2010年有90%;2015年是100%,2020年則為105%。四組數據顯示石油產地將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國家。根據BP數據顯示,2004年中東地區探明儲量占全部儲量的61.7%,而1994年探明儲量為65%。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其探明儲量占世界的22%,而沙特約90%的產量來自沙特半島東部邊緣的五個油田,他們也已經有65歲高齡。有消息稱,沙特阿拉伯正在開始離岸探測鉆油井,他們這樣做的理由是什么?

  石油生產有超過150年的歷史上,基本的趨勢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發現于50多年前;從60年代起每年減少石油發現;目前50%的石油來自大油田;自1980年以來,每年的消耗量已經超過每年新的探明儲量。

  不幸的是,人類還沒有找到更大的油田。2006年,人們正在關注油田勘探的11個新項目,另外3個項目將在2007年,從勘探的周期看,這使得2007年成為關鍵的一年。在全世界現有生產下降的時候,人們迫切需要新油田的投產來滿足需求的增長。雖然一些石油地質學家預計,未來探勘將集中于水深或者外部邊緣大陸架和北極,但是生產成本將高出很多。

  根據BP 2004年統計,石油探明儲量共有1.186萬億桶。專家認為,如果在今后不能取得儲量和產量增長的平衡關系,供需失衡可能還將持續下去。

  時下,大石油公司增加石油儲量的來源主要是獲取“股份油”,或者購買小的石油公司,比如埃克森、殼牌等。走進大石油公司,他們似乎對更急于尋找到更多的石油儲量沒有太大的把握。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十大上市能源集團在過去三年花在油氣勘探的投資開始減少,石油公司的勘探投資的商業回報不足40%,甚至花了錢卻找不到更多的有商業價值的油氣資源,因為易于勘探的早已經被發現。沒有人愿意花錢找油而不生產賺錢。

  “我們正在失去石油,正在失去廉價的石油!”Kiell Aleklett認為,目前急劇上升的石油產量超過了高峰轉折點,未來開始不可逆轉的長期衰退。根據埃克森的研究顯示,非歐佩克原油產量高峰在2010年,2017年之后將呈下降態勢。

  在石油峰會上,Kiell Aleklett的觀點并沒有取得普遍的公識,而是顯得有些孤獨。

  其他與會代表認為技術的發展,新的勘探開發投入會將石油生產的高峰繼續往后推移。殼牌公司演示海上鉆井新技術,這項技術鉆井深度5000米并承受2000多度的高溫。新的鉆探科技能夠救我們嗎? 包括玉米乙醇在內的替代燃料可以廣泛使用嗎?企盼發現大油田能夠拯救我們嗎?加拿大油砂給我們帶來新的希望?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72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