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在倫敦牛津街找中國貨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1日 15:25 環球時報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寇維維

  英國倫敦牛津街是全世界高檔名牌商品的云集之地。在不足2公里長的街道上,竟云集了300多家店鋪和商場。每年都有數千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被吸引到這條有著好幾百年歷史的街道觀光、購物。如今,當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已走進全球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時,牛津街上究竟有哪些中國貨呢?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日前走訪了這條
位于倫敦市中心的商業街。

  店員不太了解中國品牌

  高檔品牌商品消費是和生活水平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西方國家銷售高檔名牌商品的地區都是生活水平高、有固定高收入人群的大城市,如巴黎、倫敦、東京、紐約和米蘭等。由于牛津街客源眾多,很多世界知名品牌都在這里開設專營店,把這里當成展示品牌的窗口。此外,還有一些大型綜合商廈以專門出售昂貴商品而出名,如記者這次走訪的塞弗里奇百貨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這家大型商廈是喜愛購物的中國游客的必游之地。在這里,你可以找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服裝、

化妝品、家具、陶瓷、煙草、酒水等各類名牌產品,商品琳瑯滿目令人眼花繚亂。邁進商場大門,就如同走進中國的大商場一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奇、迪奧和普拉達等世界知名品牌的專柜。這些專柜不僅面積大,還用透明的玻璃墻將不同店面區分開來。每家店里都有專業和時尚的店員在招待顧客。商廈的一層經營箱包和化妝品,這些品牌的生產地大多是法國或意大利。記者找遍整個一層,也沒有發現任何中國品牌的蹤跡,甚至連“中國制造”都沒有。

  無奈之下,記者向商場的客戶服務人員求助,他們都表示店中的中國商品并不多。一位工作人員坦誠地說,“其實我們對中國的品牌都不太了解。”顯然,他們從來就沒有賣過中國貨。記者隨機采訪了在店中購物的一些顧客,他們大都對來自中國的名牌產品沒有概念,認為比較有名的國際品牌差不多都來自歐洲、日本和美國。記者平時接觸的一些英國人也大體相似,雖然他們用的物品中有不少是中國制造的,但卻說不出中國貨中的名牌。消費者對中國產品有一種誤區,即來自中國的產品一定是廉價的。很多西方消費者認為,如果是同類產品,而中國的產品和西方的價格相同或相差不多,他們就會選擇西方的名牌產品,因為想象中的中國產品不應該這么貴。有一位店員在記者提到中國品牌后,立刻聯想到著名的化妝品品牌SKII,但她經過一番查證發現,該產品的宣傳形象與中國類似,但它卻是地地道道的日本品牌。

  一位女營業員告訴記者,你要是早點來就好了。2006年英中大型文化交流活動“中國在倫敦”剛在商場大廳里舉行了一次活動,展出了一座由中國藝術家宋東創作的叫“吃掉城市”的模型,這個模型完全由糖果和餅干組成,展出第二天人們就可以自由取食,她也吃了不少。甚至有好心的店員建議記者到唐人街去尋找中國貨,但是,倫敦唐人街大部分都是中國餐館,有的中國產品無非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喜愛但在國外買不到的日用品或音像制品等,那里高檔商品很少。

  “中國制造”不是貼著外國牌子,就是小玩意兒

  雖然找得很辛苦,但店員還是很認真。值班經理仔細檢查了貨品清單,終于發現塞弗里奇百貨公司里還是有些“中國貨”。在他引領下,我們首先到達顧客相對較少的家居用品區。這里有一個經營中國古典家具的專柜,店員是一名意大利小伙子。他告訴記者,這里的產品小到枕套大到柜櫥,價格范圍也很大,從幾十英鎊一個的小擺設到上萬英鎊的中國古典紅木方桌。這里擺放著現代和古典兩種家具,現代類型的都是與一個外國品牌合作生產的,貼著外國牌子,只能算中國制造。古典家具的品牌是Nine,全部從中國進口。這些古典家具都有一定的年頭,有的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文物,因此價格不菲。一個高1.2米、長1米左右的櫥柜價格在1500英鎊左右(約合人民幣2萬多元)。小伙子表示他們店的生意還不錯,哪里來的顧客都有,價格在同類產品中算中檔。古典家具主要是靠其歷史悠久和樣式獨特吸引顧客,很多人買這樣的家具是為了讓家里多一點東方色彩。

  在一個出售工藝品的柜臺上,記者終于發現了一些小玩意兒。一位亞洲人面孔的店員說,他們的顧客非常多,銷售也不錯。記者發現,這里的商品制作還算精美,但大部分都是些小花瓶、小瓷人和電話套等小件商品,沒有任何品牌,也沒有統一的包裝,柜臺的擺設也很隨意。這些商品的價格比在小店鋪里出售的類似產品稍高,不過從中國來的人都會認出有些產品在中國絕不會那么貴。

  一個叫琳達的英國女士表示,她去過中國很多次,很喜歡中國的絲綢和飾品,每次去都會買一些回來自己用或送給朋友。她認為如果可以把高檔絲綢當面料,生產時裝,一定可以賣到很好的價錢。無論是記者看到的古典家具,還是這位女士的建議,都給想在國外創中國名牌的廠家提供了思路。

  中國貨要創自己的名牌

  經過一番尋找,記者最后在三樓找到了一家上海品牌“上海灘”的服裝柜臺,但遺憾的是這家店在不久前剛搬走。沒有人知道它的去向,登陸它的網站,記者發現這個品牌主要經營改良創新后的中國傳統服裝,設計既有東方色彩,又有時尚元素。價格各不相同,一件女性上裝平均在350至400美元。除在倫敦的塞弗里奇,這個品牌還在香港、紐約的麥迪遜大道都設有專賣店。不過“上海灘”的崛起與瑞士歷峰集團的收購不無關系。歷峰集團是全球第二大奢侈品集團,旗下擁有卡地亞、登喜路、伯爵、萬寶龍等一批高檔品牌,中國幾乎沒有可與之媲美的同類產品。

  一些在英國生活多年的華人認為,來自中國的產品多為附加值較低的廉價產品。中國雖然有大量廉價勞動力,但很多沒有受過專業教育和訓練。國際名牌產品對品質要求極其嚴格,很多產品都是手工制作。中國一些有能力生產高質量產品的企業為了快速獲取利潤,選擇為外國企業生產貼牌產品而不是開發和經營自己的品牌,使中國喪失了在國際市場獲得競爭的機會。

  不過,記者在這里看到喬治·阿瑪尼服裝還是顯示出了中國貨的進步。過去,外國廠商委托中國廠家貼牌生產的高檔名牌產品都不標“中國制造”。英國《金融時報》曾報道過中國浙江一家私營服裝廠為世界著名服裝品牌喬治·阿瑪尼生產成衣,已經得到允許在服裝說明上注明“中國制造”。該企業后來還在歐洲市場登記了標有“中國制造”的喬治·阿瑪尼服裝。這說明中國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完全有了保證。

  據記者了解,國際服裝界一些人士對少數在世界上有名的中國品牌還是有所了解的,除前面提到的“上海灘”外,還有以制作

婚紗聞名的Vivienne Tam以及在美國紐約很受名人歡迎的Han Feng。這些都是中國人自己創出來的名牌。

  中國貨改變形象仍需努力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牛津街上也有一些外國品牌服裝是中國制造的。如定位在年輕時尚而且價格可以讓普通人接受的H&M,這家店里的產品約一半以上都是中國制造的。牛津街上還有一些英國著名的中檔百貨公司如馬莎百貨、BHS和Debenhams等,那里都有大量來自中國的服裝、鞋和裝飾品等。當然,在遍布英國各地的一些大型超市如特易購、ASDA和Sainsbury’s中,中國加工制造的產品更多,普遍為中低檔價位產品。至于食品、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英國人更喜歡到超市去購買。在那里,中國品牌和中國制造的產品更受歡迎。

  通過這次采訪,記者深深地體會到,牛津街之所以很少有中國名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企業品牌意識淡薄。其實,中國并不是不能制造高檔產品,中國現在在煙酒、茶葉、手工藝品和服裝等行業都有質量優良的產品,但就是缺少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二是提高產品的檔次和工藝水平,以質取勝。三是企業經營意識落后。一個品牌的塑造不僅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通過長期努力改變消費者的觀念。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