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使一些發達國家企業利潤與本國經濟相關性減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2日 00:51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記者 袁蓉君 19世紀早期,英國經濟學家大衛·里卡多曾說過,沒有什么比高利潤對一個國家的繁榮與人們生活的幸福貢獻更大的了。然而,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在像德國這樣陷入停滯或低迷的經濟體中,工人的實際收入一直增長乏力甚至下降,而企業盈利卻飛速增長,過去存在的企業與國家繁榮之間的關系已經大大弱化。這一現象已經引起了全球經濟界人士的高
如果仔細觀察,人們會發現,與過去大相徑庭的是,企業已不再單純依賴于其掛牌上市國家的經濟環境與政策,歐洲企業正在實現非常可觀的盈利增長,這與全球經濟的強勁表現而不是本國經濟的低迷相一致。過去兩年里,德國、法國、日本和美國大型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已分別增長逾100%、50%、70%和35%,盡管歐洲、日本的經濟增長速度大大落后于美國,但這兩個地區的股市表現卻勝于美國。其次,企業的成功不再能保證國內經濟的繁榮,尤其是國內工人的幸福。豐厚的利潤應鼓勵企業投資更多、提高工資并增加人手,但是,即使西方七國集團的企業盈利占國家收入的比例已經接近歷史最高紀錄,最近幾年企業投資仍疲弱不振,企業一直不愿與過去經濟復蘇階段時那樣增加人手或工資。 最新一期《經濟學家》雜志刊登的一篇文章認為,出現企業經營好壞與經濟健康狀況不相關的主要原因是:大企業已經日益國際化。據統計,現在全世界4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平均雇傭了55%的海外員工,賺取的海外收入占59%。根據法國投資銀行IXIS首席經濟學家帕特里克·阿特斯的分析,在德國DAX30股票指數成份股公司中,只有53%的公司將總部設在德國,且這些公司只有三分之一營業額來源于德國;法國CAC40指數成份股公司中只有43%的崗位留在法國。由于這些公司的盈利特別依賴于全球性經營,企業業績良好沒有刺激本國經濟也就不足為奇了。相比之下,美國和日本企業則更依賴于國內市場。日經225指數成份股中只有五分之一的營業額來自海外,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中海外銷售占總額的25%。不過,在50家最大公司中海外銷售所占比例達到40%左右,三分之一以上的通用汽車員工均在本土外工作。如果大部分盈利增長都來自海外業務,企業不會像過去那樣在國內融資或保留就業崗位。如果企業推測這些新現象會成為一種趨勢,他們就會將額外利潤進一步投資海外,或者回購股份或者償還債務。 另外,全球化也改變了勞動力市場上的力量平衡,使企業可以進入更廉價的海外市場,將更多生產轉移到海外也有助于控制國內工資的上漲。這就是為什么盡管盈利創紀錄,但過去兩年德國的實際工資仍然下降的原因之一。工資下降又打擊了國內消費乃至經濟增長。 如果員工持有企業股份,他們也將從上升的企業盈利中獲益。經濟理論和歷史經驗顯示,從長期來看,盈利與GDP的增長速度是一樣的。但是,如果大型企業的盈利與全球生產的聯系日益緊密,發達經濟體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在很多年里都將超過國內GDP的增長。在美國,過去10年股份的資本收益在支持家庭消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有經濟學家擔心歐洲大陸的工人會成為輸家,因為公司的很多股份都被外國人持有,這個比例在法國和德國分別為35%和16%。如果盈利繼續目前的增長勢頭,同時普通員工的實際工資不變、健康福利和退休金逐步被削減,工人們勢必希望政府采取措施改變現狀。政府最容易想到的辦法是征收高額盈利稅、限制海外投資、設置進口貿易壁壘等。但是,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采取這些措施無異于自殺,企業會將總部辦公室轉移到其他更加友好的國家。 讓員工分享企業經營成果的一個更好辦法是鼓勵企業為員工引入利潤分享機制。但是,也許政府能夠做的最有益的事是確保消費者從更低的物價中受益,這種低價格是生產轉移到低成本國家的一個結果。數據顯示,最近幾年美國的消費商品價格比歐元區降幅大了很多。分析家們認為,這是歐元區零售商逃避競爭、沒有將成本下降的實惠轉移到消費者造成的。如果競爭壓力增大,工人們就可以通過低價格分享全球化的成果。振興國內經濟最可靠的辦法不是躲避競爭,而是提高勞動力市場和產品市場的效率并改善教育,讓本國成為更具吸引力的生產基地。 目前,歐洲和美國有不少人對于外國人收購本國企業抱敵視態度。應當認識到,在企業日益國際化的大趨勢下,這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對有利于本國經濟的跨國收購行動設置障礙是很不明智的行為。尤其是在今天,當許多大型企業一半以上的勞動力都來自于海外時,外國與本國公司之間的差異已經變得日益模糊。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未來“我們的”公司的概念將更加難以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