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月13日日本《日刊工業新聞》
東亞經濟合作正在加速。雖然像歐洲聯盟那樣的“東亞共同體”設想還不現實,但東亞經濟相互依存關系迅速加深。
東亞經濟合作的主軸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的目標是,6個初始成員國之間2010年
取消關稅,后加入的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2015年以前取消區域內關稅。東盟還打算在“東盟+3”框架內2010年與韓國和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2012年與日本簽訂類似協定。
而且,東盟還與印度就爭取2011年前取消關稅達成了一致。此外,中國采取積極動作,自2005年7月開始盡早實施下調關稅等措施。
日本動作遲緩。日本商工會議所、日本經團聯、日本貿易會等4家主要經濟團體2005年底聯名向日本政府提出建議,要求盡快與東盟簽訂全面經濟合作協定。
對日本經濟前途而言,與東亞經濟一體發展必不可少。日本的貿易結構急劇變化,自2004年起,中國代替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就所占日本貿易總額比重而言,美國占兩成。與之相比,涵蓋中國以及中國香港和臺灣、新加坡的大中華圈占3成,亞洲占接近5成。
2004年,“東盟+3”有大約20.3億人口,經濟規模大約為7.8萬億美元,是堪與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盟相比的龐大經濟圈。據預測,20年后,亞洲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占世界的4成,是現在的兩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