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慧卿 綜合報道
高油價導致日本去年12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創16年來最大增幅,而且將日本去年11月進口額推至歷史最高點,顯示了能源價格即使對能源有效利用率非常高的日本經濟,也產生著巨大影響。
2005年日本批發物價指數上升了1.7%,這是連續第二年上漲,也是15年來的最快增長速度。其中石油產品和煤炭產品的價格上升了20.3%,鋼鐵和化學產品的價格分別上升了10.8%和11.5%。
同時,以日元計,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使進口比2004年增加了13.2%。日本11月進口總體增長了16.5%,達到4.912萬億日元(約合430億美元)。
由于出口增加速度更快,進口增加并沒有產生赤字。日本對中國和美國的出口增長尤為迅速,成為推動日本經濟復蘇的原動力。去年11月日本出口總額攀升至5.616億日元(約合491億美元),比2004年同期上升了14.2%,其中汽車和芯片出口最為強勁。
去年11月,日本貿易盈余上升了0.3%至7040億日元,經常賬戶盈余比2004年同期上升了15.1%,達到1.418萬億日元(約125億美元)。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上升。其中服務貿易出現1600億日元的赤字。
出口的持續強勁增長和國內需求的上升跡象,是支撐日本經濟實現復蘇的兩大支柱。生產者價格指數的持續上升有可能導致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上升,從而促使日本中央銀行改變其量化寬松政策和零利率政策。2005年11月日本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兩年來首度增長,比2004年同期增長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