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資金東進朝鮮 朝鮮官員對投資熱情感到不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8日 11:46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朱力 他們是一群勤勞智慧的浙江商人,敢想敢拼的精神讓他們走上朝鮮掘金之路,他們每個人都念著一本獨特的生意經,說著蹩腳的朝鮮語但并不妨礙他們做生意。 朝鮮是地下寶藏之國,朝鮮的金、銀、鐵、煤炭等13種能源礦藏在世界上排名前列,
溫州人在朝鮮 朝鮮的新年,沒有奢華,也沒有喧囂,如同清晨般的寧靜。“嘭、嘭……”挖煤機富有節奏的撞擊聲打破了朝鮮東北部咸鏡南道的靜謐。陳小洋,浙江創今盛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一個一直渴望從煤炭顆粒中刨出“黑金”的人。“我已經在這塊土地關注了七年。”看著眼前生龍活虎般的朝鮮礦工,陳小洋大有恍若隔世之感。 時間倒推回2005年的最后一天,當火車駛入平壤火車站的時候,天已經亮了。陳小洋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沒做半步停留,徑直前往平壤附近的四大煤區考察。在咸鏡南道的一家長久沒有生意的礦山,踩在堅硬的地上發出嚓嚓的刺耳聲音,做了多年的煤商,陳小洋知道這是地表礦,他憑直覺輕輕撥開上面的一層土,閃閃發光的“黑金”讓他眼前一亮。得知該礦煤炭儲藏量達200萬噸,陳小洋隨即找到礦場主說明來意,礦主十分熱情,雙方當即約定,每月從朝鮮進口兩萬噸無煙煤,價格隨行就市,每月定價一次,煤炭采取海運方式,由朝鮮經海路直接運抵寧波港。 拿著手中的協議書,陳小洋興奮不已,根據協議,中方供應開礦所需要的機械配件,朝方提供煤源。陳小洋算了筆賬:中國既可以使用當地廉價的煤炭,又能利用低成本的勞動力,把煤炭運回國內再進行加工和轉化,還能減少一大筆運輸費用和一定的環境污染。 事實上,陳小洋的行為不過是中國對朝鮮新一輪能源投資潮的一個縮影。王建民,浙江溫州人,擁有自己的礦產公司,專職做中朝服務貿易,“等鐵礦運回浙江后,肯定供不應求。”剛剛做成10萬噸鐵礦生意的王建民打算這幾天再去趟朝鮮,“我正在考察一座銅礦,年開采量要達到200萬噸,”王建民還透露,“將在適當時機涉足原油加工等領域,如有機會,我還想在那里開采石油。” “在世界上,朝鮮也許是最后一塊未飽和的‘大市場’了,其中蘊藏著數百億美元的商機。”回想起幾個月前的那個決定,王建民很是感慨。 政府破題 現在,陳小洋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現在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朝鮮經濟形勢大好,朝鮮政府大力支持煤礦發展,這為投資人吃了定心丸;地利,主要是地理上的優勢,中國是朝鮮的鄰國;人和,就是朝鮮政府和官員已經開始重視我們。” 此外,朝鮮還通過了《外國人投資法》,他們非常歡迎中國企業前來投資,如果設立合資企業,出資比例、方式、金額和期限等都由中方和朝方商議決定,國家沒有任何特殊規定。中國企業和朝鮮企業合作,還可以享受與朝鮮本土企業同等的稅收政策,朝鮮的稅收水平很低。 浙江官方顯然樂見上述朝鮮政府的新動向。浙江省經貿委副主任、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吳家曦認為,在能源緊缺日益加重的背景下,再像過去那樣僅著眼省際間的供給合作,顯然難以為繼。政府部門應引導企業拓寬視野,大膽借鑒國外的先進做法,爭取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和建立穩定的供應渠道,也即實施全球化的能源戰略。 吳家曦說,浙江對能源的需求度很高,這本身就是一種商機。一些具有一定實力的民企特別是大型民企完全可以嘗試到朝鮮從事能源開發,以減少緊缺能源采購與供應的不確定性,增強自主可控性。 投資朝鮮還須穩重 但是對于進入朝鮮能源市場挖第一桶金的浙江企業來說,投資、貿易活動不能只停留在對市場表面現象的關注上,畢竟朝鮮是個沒有飽和的大市場,那里不是“遍地黃金”。 有業內人士認為,朝鮮的設備過于陳舊,采出能源十分短缺,他們擔心會被中國公司控制。關于這一質疑,陳小洋認為,前兩年合作對象吞并外來資本的現象時有發生,但近兩年隨著朝鮮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執行而有所減少。 采訪中,朝鮮官員對朝鮮投資環境也不喜歡做夸張的美化,實際上他們對于浙商投資朝鮮熱情突然升溫感到不安。“‘淘金’這樣的詞語給他們壓力很大。”北京華麗經濟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宏濤解釋說,中國商人對朝鮮的政策、環境、經濟信息缺乏了解。首先應該看到朝鮮正在逐步實現改革開放,他們正在套用我們改革開放初期使用的法律;第二,這些法律不是很規范。去年急劇升溫的朝鮮投資熱,使得不少著浙商團涌向平壤,然而前期收獲并不大。 “可以先占‘位子’,但前期要抱著不虧就可以的心態。”一年前前往朝鮮考察過的溫州貿易促進會會長詹元武這樣評價朝鮮的投資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