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失衡并增長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2日 09:39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記者 孫建耘 陶冶 如果有一個機會,讓你去尋找2005年全球經濟的關鍵詞,你的答案會是什么?如果把這個時間段延伸到過去的3年,你的答案是什么?如果要求你把答案限制在兩個關鍵詞以內,你又將如何作答?
在12月10日召開的“世界經濟與中國:促進共同繁榮”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外知名金融機構的頂級經濟學家和分析人士在發言和討論中幾乎不約而同地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同樣的答案———“失衡”與“增長”。 在此次由中國銀行、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及國際合作局、《國際金融研究》雜志和《國際經濟評論》雜志聯合主辦的研討會上,從中國銀行行長助理朱民演講伊始的開宗明義,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瑞士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喬丹·安德森、巴克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黃海洲、世界銀行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伯特·霍夫曼、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辜朝明六大首席經濟學家及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系主任教授賀力平、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等令人叫絕的發言,到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所長余永定最后的精彩總結,盡管宏觀經濟學家和貨幣學家對世界經濟前景的看法大相徑庭,樂觀派和悲觀派兩極分化,但為人們勾勒出了一幅世界經濟“失衡并增長”的圖景。 先看失衡。從全新的角度看全球經濟失衡,首先是世界經濟的增長中心第一次從美國、歐洲、日本轉向了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國家。目前,美國經濟占全球經濟的35%,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占到全球經濟增長的7%、8%左右;而中國憑借只占世界經濟4%的經濟實力,卻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50%左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恰恰是歐洲的不景氣和日本的衰退。 第二,美國內部的結構不平衡成為全球層面另一大失衡動力。過去5年中,美國財政經歷了從盈余到赤字的徹底反轉。今年美國經常項目進一步惡化,預計將達到4000多億美元。低儲蓄率和超額消費迫使美國債臺高筑。在美國經濟借助海外資金的支撐高速前進的同時,美國政府債務已占到了整個債務的65%以上,償債率已經超過了25%,基本上達到了公認的國際警戒線。 第三,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20多年前學術界總是研究中國改革開放的外部環境,現在這個題目過時了,現在需要研究的是“中國和世界經濟的相互影響”,這標志著中國經濟確實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中國因素為全球所關注。目前中國經濟結構的特征可以概括為四高:高增長、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出口。中國用高儲蓄、高投資變成大規模的出口,整個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35%到40%左右,而且這一趨勢仍在日益加強。在這種背景之下,全世界的凈出口和凈進口差額不斷擴大,進出口從只占全球GDP的0.5%左右到現在的2%左右,國家間的經濟金融聯系進一步緊密了。一方面是大規模出口,一方面是大規模進口,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中國大規模出口,美國大規模消費,同時大規模借債。與此同時,中國又用出口賺取的外匯購買美國債券滿足其資金需求。 第四,生產力大幅度發展和需求不足的失衡。從供應上來說,此輪周期全球生產力發展得非常快,抵消了石油價格壓力等其他一些不利于世界經濟增長的因素。但是這種生產力高速發展所帶來的收入分配卻是嚴重失衡的。此輪生產力增長帶來的好處主要集中在中國和資源性的輸出國。前者受益體現在就業上升,后者受益體現在原材料價格的提高。但是,作為受益最大的兩個群體,它們的需求卻普遍不強。中國是財富偏低,這是任何一個剛剛開始發展的國家都面臨的問題;俄國、巴西、沙特等資源性輸出國的問題在于它們需要用掙來的錢先去償還積壓在身的重重債務,同樣無力支撐消費。 上述失衡并不出乎經濟學家的意料之外,讓大家意外的是這種失衡居然能夠持續長達3年時間,且在短期內看不到扭轉的情況下,全球經濟還在大踏步前進,甚至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一輪繁榮。今年世界經濟大概有4.6%的增長,連續第四年超過平均水平,預計明年有可能也會超過4%。失衡與高速增長何以并存?全球金融一體化和美國的強勢金融地位使然。 在過去的20年里,全球GDP增速大概是3.5%左右,貿易增長是6.7%、6.8%左右,國際資本流入的增長速度是13.5%到14%,是貿易的兩倍、生產的四倍,表明全球金融一體化的趨勢大大增強,金融資產明顯擴張。在這一背景之下,美國金融資產擴張可謂突飛猛進。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所占的比例從亞洲金融危機時的57%上升到了72%左右,目前美元占全球的外匯交易達到64%左右,美元占全球的貿易結算占到65%左右,美國股市占全球股市的比例也從15年以前的22%上升到今天的50%左右,與此同時,日本股市則從原來的40%左右下降到今天的7%到8%。也就是說,雖然美國的經濟實力只占全球經濟的33%,但是美國動用的金融資源超過了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同時,伴隨著美國不斷提升利率,巨大利差導致資本進一步流向美國,特別是在今年上半年,除亞洲央行購買美國債券外,從歐洲流入美國的資本也開始逐漸增多,從而彌補了美國資金的需求,維持了美國股市的發展,確保美國個人金融資產的增值和保值,最終支撐著美國消費的繼續增長環境。 因此,在金融一體化和美元特殊地位的作用下,現在的世界可以說是處于一種不平衡中的平衡狀態。一方面人們承認失衡的環境在繼續,表現為美國和亞洲之間互相依存的貿易關系不斷擴大以及整個美國消費的繼續增長;但另一方面,在美國負債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美國得以利用它的金融市場實力和利率政策的杠桿作用重新調動全球的資源來彌補它的全球借債,從而促使全世界的物流和資本流達成了一種新的平衡,維持全球經濟的高速增長。 不過,一派繁榮之下,專家們并不掩飾他們對于暗藏危機的擔憂。事實上,在嚴重失衡的事實面前,維系世界經濟的更多的是一種刀刃上的平衡。如果出現房地產泡沫破滅或者石油危機,美元可能會大幅貶值,進而對高度依賴外需以及擁有巨額外儲的亞洲國家造成極大沖擊,導致出口暴跌和失業增長。而即便這些具有迫害性的糾正不會出現,可能的結果也是矛盾的繼續積累直至最終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大破壞。當然,人們并沒有放棄對奇跡的憧憬,也許科技革命的某種突破會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投資幅度,從而讓全球經濟在沒有痛苦的狀況下恢復平衡。未來的全球經濟究竟會沿著哪個軌跡前行,誰也無法給出定論,但顯然在真正的平衡到來之前,解決失衡的話題將伴隨始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