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衛報》的精髓,還是獨立。《衛報》創刊至今100多年來從未改變這一點。《衛報》是由斯科特信托基金會(ScottTrust)直接管理的,可以說《衛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老板,沒有老板在旁指指點點,或是施加壓力,我們的記者和編輯享有絕對獨立判斷的權利。”英國《衛報》副刊《G2》主編伊恩·卡茨去年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說。
1872年,26歲的CP斯科特成為《衛報》的主編,1929年才退休。在57年中,《衛報》
從一份地方報紙發展成為一份全國性報紙,也成了世界有名的大報。在這期間,CP斯科特也從雇員變成了老板,1907年,《衛報》原來的老板泰勒去世后,CP斯科特買下了《衛報》。
1932年,為《衛報》傾注了畢生精力的CP斯科特去世。兩個月后,他的大兒子TE斯科特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身亡,小兒子JR斯科特成了《衛報》唯一所有者。不過根據當時英國的法律,如果JR斯科特想繼承這份家業(當時該報資產價值超過100萬英鎊),他得付出高昂的遺產稅,而當時賦稅之重足以讓《衛報》破產。
斯科特家族難以背負沉重的遺產稅,同時又不能賣掉它或者將公司上市,因為這樣將有違CP斯科特關于讓該報延續下去以及保持其自由主義傳統的遺愿。1936年,JR斯科特經過慎重考慮,作出一項驚人的決策——放棄繼承權,成立斯科特信托基金會,把《衛報》的所有權全部轉移給基金會。這樣不僅可以回避遺產稅,而且可以防止該報落入其他資本雄厚的財團之手,保持該報獨立專業的精神,因此創造了“另一種擁有報紙的方式”。
斯科特信托基金會的章程規定,《衛報》不再屬于任何家族或個人,報紙不得為謀求所有權人或股東的私利而改變立場,不允許把報紙賣給任何個人或財團,辦報盈余必須全數投入報紙的經營,使品質得以提高。基金會由10位理事負責管理,理事組成除了原來斯科特家族的一些成員外,還包括《衛報》的主編以及一些高層管理人員,他們不能從基金會獲取經濟利益,不拿工資。他們的唯一責任,就是確保《衛報》繼續生存下去,并確保其獨立路線不會改變。
1992年,信托基金會又進一步以文字的形式明確其宗旨:保證《衛報》財政和編輯上永遠的獨立性;成為一份全國性的、不從屬于任何政黨的報紙;始終監守其自由主義傳統;成為一個管理高效、經營有方、以獲利為目的的企業。
根據這一信托責任,基金會的理事們不能把《衛報》賣給任何人(比如默多克或者其他報業主)。
在這種獨特的所有權體制下,報紙主編的盈利壓力相對較低,而且由于沒有一個強大的老板在背后指手畫腳,報紙在確定重大報道的立場上可以通過一種相對比較民主的方式,能夠保持獨立的聲音。因為基金會對編輯記者的要求只有一條:“竭力維護本報一貫的精神。”
事實上,《衛報》曾險些被賣掉。上世紀60年代中期,《衛報》剛剛把編輯部從曼城搬至倫敦,根基未穩,開支增加,廣告收入又少,報紙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當時曾有人提議把《衛報》與《泰晤士報》合并,結果遭到了采編人員的強烈反對。
斯科特信托基金會的章程,使《衛報》避免了像其他大報那樣被不斷轉手的命運。(石仁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