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印度借中日政冷拉日本資金 希望追趕中國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5日 12:30 國際先驅導報

  印度利用中日當前的敏感關系大做文章,大力促進日本對印度投資。希望以此追趕中國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 付堪報道 “印度沒有反日情緒。”在11月24日,日本《日本經濟新聞》題為“印度總理希望日本到印度投資”的報道中,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對日本記者如此表示道。據報道,印度總理在表達擴大與日本雙邊貿易和投資往來的愿望時表示,印度將追求10%的年經濟增長率。

  根據日本共同社的英文報道,印度總理稱,印度沒有“反日情緒”,也沒有源于殖民統治或戰爭的對日本的不信任。辛格總理還表示:“令人遺憾的是,印度希望的投資尚未到來。”

  辛格“看重”中日經冷

  印度總理顯然認識到,日本對所謂的“中國的反日情緒”很敏感。根據11月初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的日本制造業者海外經營報告顯示:在2005財年,日資除在中國出現明顯退步之外,對在所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運營表現都有所提高。

  該報告還顯示,中期內(今后3年),印度被認為是排在中國之后的“最有前景的投資地點”,首次超過泰國,位居第二。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05年度投資報告也顯示,跨國企業的51%認為印度是“有希望的投資地點”。這一比率也僅低于中國,居第二位。此外,印度2004年吸收的海外直接投資約為53億美元,尚不足中國吸收海外直接投資的1/10。

  不過,印度總理對中日的“政冷經冷”顯然看得過于嚴重了。其實,日本國際合作銀行的這份“日本制造業者海外經營報告”也表明,僅有10%的日本企業認為在華投資受到了影響,至于對公司未來商業計劃的影響,96%的受訪日本企業表示不會改變在華運營計劃。

  對此,日本媒體也看得很明白。《日本經濟新聞》就對印度總理的話解讀道說,“辛格總理表示強烈希望日本對印度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投資。不妨認為,辛格總理講話的目的在于,利用印度的對手——中國同日本之間的關系發生摩擦的機會,重新促進日本的對印投資,而日本的對印投資額遠不及美國、歐洲和韓國等國家。由此可以看出印度通過接近亞洲國家特別是日本,追趕迅速崛起的中國的狡猾戰略”。

  印急需大量資金

  “根據以往的觀察,印度和中國的增長模式不一樣。其發展更側重內部的積累。它吸引的外資和中國沿海一個省的規模差不多”,

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戴永紅教授介紹,“印度在引資上一直顯得不像中國那么急迫,但同時它利用外資的政策經驗卻很成熟。在50年代,尼赫魯就曾引進外資來解決國內資金不足的問題,而當實行印度的‘五年計劃’后,印度又開始限制外資流入。比如IBM在70年代末屢受擠壓,不得不于78年撤離印度”。

  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印度問題專家馬加力研究員在分析印度引資效果不佳時表示,“印度看到中國吸引外資促進了經濟發展后,它也注意仿效。但是印度國內基礎設施差,投資回報率低,外資并不青睞”。

  另外,專家們也認為,引領印度經濟的信息產業起步時并不需要太多的資金,有比較豐富現代商業經驗的印度民族企業家因此比較容易地就確立了相對其他亞洲國家的優勢。但經過相當時期的發展,印度發現信息產業并不能實現大量就業,它還需要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為這些產業配套的電信、交通和

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而相對于信息產業,它們都急需要大量的資金。

  日印一拍即合

  “出于政治因素,日本也想把部分投資轉移到印度,因為兩國畢竟在歷史上沒有糾葛,現代、當代沒有利害沖突”,馬加力因此認為印度總理所謂“印度沒有反日情緒”的強調言論有客觀上的針對性。“在中日可能表現出‘政冷經冷’的態勢下,日本對中國打印度牌,印度對日本打中國牌這樣的思維是存在的。”戴永紅也分析說。

  “由于日本經濟從目前看,正處于復蘇、發展階段,其對外投資能力很強。”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注重日本經濟研究的劉軍紅介紹,日本企業目前對“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投資尤其看好。對于投資印度,“日本希望在信息產業更有建樹,有意讓日本的硬件技術和印度的軟件技術結合”。

  “經過90年代的改革,印度市場條件在改善,同時印度這些年在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上抓得比較緊,所以雖然其投資環境相對中國而言仍比較差,但絕對條件在改善。可以說,印度與日本之間的投資合作是一拍即合。”馬加力說。

  “相應地,日本政府推動企業對外投資的手段主要包括利用ODA(政府開發援助)引導企業”,劉軍紅介紹,目前,印度已經成為日本ODA的第一大接受國。“日印通過外交為加強兩國關系提供政治信號,讓投資有政策上的保證。比如政府主導的日本國際合作銀行就可以對日印兩國的大投資項目提供前期融資”。

  印“錢”景仍不容樂觀

  “政府可以引導企業,但日本政府推動日本企業到印度投資的實際力量并不強,畢竟決定投資與否的是日本企業。利潤、經營的基礎設施、法律和政策條件才是決定性因素”,劉軍紅認為,“在2003年前后,日本企業通過向中國轉移生產制造業,尋找產地而后再出口、煥發其比較優勢的過程已基本結束”。日本企業現在選擇投資目的地看重的是當地的內銷市場,“由于印度的人均國民收入仍比較低,在引資方面對中國的替代性很差”。

  “印度目前仍限制在重點和敏感領域的海外投資,且在用工等方面的政策制約比較多,比如在解雇問題上”,馬加力也介紹道。

  而事實也確實不容印度樂觀。“目前,印度外資的近80%仍來自美國和西歐,近幾年來自日本的投資增長比較快,但總量仍不多”,戴永紅介紹。11月28日,印度

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就對正在印度訪問的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奧田碩抱怨,日本對印度的投資少于對中國的投資,對日本和印度間貿易停滯不前的現狀表示不滿,希望日本能積極對印投資,擴大兩國貿易。日本媒體認為,日本企業到印度投資不積極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印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印度國內干線公路的平均行駛速度每小時約為40公里,相當于發達國家的一半左右;主要城市的的機場也明顯老化;寬頻帶通信的普及率不足0.1%。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6,83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