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魯爾:歐洲最大工業區化蝶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03日 09:15 中國經營報

    作者:呂鴻 來源:中國經營報

  “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一個難點是原有人員的安置問題。上個世紀60年代在礦區就業的員工有60萬人,今天只有3.5萬人,也就是說50多萬人都轉到了其他行業。能不能請您介紹一下這些人現在的就業狀況,特別是就業結構的情況?”

  提出上述問題的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時間是11月上旬的一天,地點是在德國魯爾工業區。當聽說魯爾集團的礦工已由當年的60萬人減至如今的3.5萬人時,一直高度關注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的胡主席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

  魯爾,這個世界著名的老工業區、歐盟誕生的雛形,也因為這次特殊的訪問,與萬里之外的

中國經濟發生了微妙的聯系。

  百年老工業區:曾是經濟奇跡的見證者

  從德國首都柏林乘坐高速列車不過4個小時,便到了聞名遐邇的德國魯爾工業區的埃森市。魯爾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區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工業區,因坐落于魯爾河兩岸而得名。

  魯爾區富有煤炭、鐵礦等資源,魯爾區的概念首次進入官方文件,是出現在一戰結束后簽署的《凡爾塞條約》中。根據該條約,戰敗國德國用魯爾區的煤向法國進行戰爭賠償。龐大的移民計劃和煤炭開采業,為魯爾區帶來了第一次經濟飛躍。二戰后,歐洲重建和經濟振興帶動了魯爾區再度繁榮。煤炭、鋼鐵和能源工業,使魯爾區成為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其鋼鐵產量占全國70%,煤炭產量更高達80%以上,經濟總量曾占到德國內生產總值的1/3,為戰后德國“經濟奇跡”做出了巨大貢獻。

  職業安全健康的成本再高也不為過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在新一輪全球產業革命浪潮的沖擊下,魯爾區煤炭儲量急劇下降、開采成本日益昂貴、環保壓力加大,百年不衰的魯爾區爆發了歷時10年之久的煤業和鋼鐵危機。

  作為資源型城市,往往會被人與環境污染、安全事故等聯系在一起。參觀采訪中,我們著重了解了一下魯爾大規模開采時期的狀況。它也經歷過一個礦難頻發的“黑暗時期”嗎?

  據了解,即使是在魯爾區早期發展的過程中,安全事故也不是太多。原因在于不管是當時的德國還是現在的德國,都比較重視職工的健康和安全。據介紹, 1839年德國推出了職業安全健康法規,1884年出臺了《事故保險法》,同時也出臺了事故聯合責任制,責任制是職業安全健康法規的支柱。在德國,職業安全健康是在一個項目開發之初就要考慮進來的;職業安全健康在項目設計流程中要給予考慮,是工作環境設計的一部分;職業安全健康的管理組織受到人們的尊重,職業安全健康的設施必須符合未來的要求。德國魯爾集團的管理人員認為,職業安全健康是生產的前提,職業安全健康是人文基礎,職業安全健康能帶來歡樂,因此成本再高也不為過。

  經過大規模改造,魯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雖然歐盟范圍內有31%的煤和11%的鋼依然在魯爾區開采或生產,但已集中在蒂森·克虜伯公司這樣的少數大企業進行。昔日林立的煙囪、井架和高爐已經不在,而代之以農田、綠地、商業區、住宅區和展覽館等。

  “魯爾河上空藍色的天空”——這個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口號,早已被魯爾人實現了。

  轉型過程中政府減壓政策必須及時

  北威州經濟部人士介紹說,在政府和社會各方面政策、資金和技術等的大力扶持下,魯爾區已經從原來的“煤鋼中心”逐步演變了一個煤鋼等傳統產業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新經濟”產業相結合、多種行業協調發展的新經濟區。魯爾區成功的經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改造傳統產業,完善基礎設施。1968年,北威州政府制定了第一個產業結構調整方案——“魯爾發展綱要”,對礦區進行重點清理整頓,將采煤集中到贏利多和機械化水平高的大礦井,類似于中國的“關、停、并、轉”,同時采取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并改造煤鋼業。這些優惠政策包括價格補貼、稅收優惠、投資補貼、政府收購、礦工補貼、環保資助、研究與發展補助等。此外,各級政府還通過大力改善當地交通基礎設施、興建和擴建高校和科研機構、集中整治土地等措施,為魯爾區下一步的發展奠定基礎。

  吸引資金和技術,大力扶持新興產業。1979年,聯邦政府與各級地方政府及工業協會、工會等有關方面聯合制定了“魯爾行動計劃”,旨在逐步發展新興產業,以掌握結構調整的主導權。例如,為優化投資結構,北威州規定:凡是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的企業在當地落戶,將給予大型企業投資者28%、小型企業投資者18%的經濟補貼。因此,雖然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在生物技術方面起步較晚,但目前德國已擁有約330多家生物技術企業,其中1/3落戶在北威州。優惠的政策,加上強有力的扶持措施,使得信息、電子信息等“新經濟”工業在魯爾區的發展極為迅速,并遠遠領先于德國其他地區。

  因地制宜實現產業結構多樣化。為充分調動有關各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德國政府1989年制定了“礦冶地區未來動議”,近年來又著手實施“歐盟與北威州聯合計劃”,其目標是充分發揮魯爾區內不同的區域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行業,實現產業結構的多樣化。例如:多特蒙德依托眾多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大力發展軟件業;杜伊斯堡發揮其港口優勢,成為貿易中心,并建立了“船運博物館”;埃森則憑借其廣闊的森林和湖泊,成為當地的休閑和服務業中心等。

  積極創造就業。政府為解決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的失業問題,在大力發展加工業和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同時,加強人員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多方面拓展就業渠道。目前,魯爾區80%的勞動力從事旅游、商業、服務等第三產業。

  中小企業是“脊梁”。魯爾區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十分重視扶持那些有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科研和開發的支持力度。中小企業憑借自身較強的應變能力,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為安置魯爾區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大量失業人員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80%的勞動力在中小企業就業,中小企業被稱為德國經濟的“脊梁”。

  改善環境質量。魯爾區在轉型過程中高度重視環境保護,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嚴重污染的環境,如限制污染氣體和污水的排放、建立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等。特別是針對產業撤退后土地污染嚴重、清理耗資巨大、私企無利可圖的問題,州政府設立土地基金,購地后進行修復,土地經過消毒等處理后再出讓給新企業,成為新的工業用地、綠地或者居民區。目前,北威州擁有1600多家環保企業,成為歐洲領先的環保技術中心。環保業成為了當地的支柱產業。

  “煤·鋼·啤酒”——魯爾人過去愛用這4個字來形容自己枯燥的工作與生活。但是,如今魯爾人的生活和工作內容已遠遠超出了這些。魯爾人的目標是要將魯爾區建設成為歐洲新經濟的中心,同時還要努力拓展魯爾地區的文化和現代化的生活。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7,86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