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美國通脹之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3日 10:07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FN記者 陶冶 隨著近期能源價格的持續回落,很多人認為籠罩全球的通脹威脅可能會就此得到緩解,各國央行調控通脹的神經也可以稍微地松一松了。也許,在不少國家的確如此,但日前美國《商業周刊》發表文章認為,這個命題在美國難以成立,因為美國的通脹局面實在是另有隱情,高油價的背后隱藏著更具持久殺傷力的高熱經濟。
數字表明,即使是在過去一年來油價高企以及颶風來襲的背景之下,美國人的消費需求仍在快速上升,甚至到了美國現有生產資源難以為繼的地步。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里,美國經濟的年增長率在4%左右,單季經濟增幅從未低于3.3%。這一趨勢遠遠超過了公認的3.25%的美國經濟增長上限,給現有的勞動力、產能及分銷渠道帶來巨大壓力。雖然近期包括汽油在內的部分商品出現價格走低趨勢,表明未來數月美國的整體通脹數字可能會有所好轉。但事實上,能源賬單的減少不過意味著美國人可以有更多的資金用于其他商品的采購和支出,刺激消費者需求的提升,進而導致原來相對集中的價格上揚發展為廣泛的價格上揚。 從目前的價格指數來看,能源外商品價格指數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升溫跡象。10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和核心價格指數均較9月份上揚0.2%。受能源價格影響,10月份美國批發價格指數上揚0.7%,而核心批發價格指數則下降了0.3%。但是,需求的持續上升暗示未來數月核心通脹極有可能出現上揚而非回落。過去幾個月的情況更是表明,美國人的消費需求可謂生生不息,即使是颶風來襲和油價高企都沒能撼動其國內消費者支出的強勁勢頭。相反,僅僅是9月份汽車行業的一項員工打折計劃就能讓人們瘋狂解囊,進而大幅推高全國的消費者支出。據美國商務部報告,10月份全美零售額較9月份回落0.1%。但去除汽車行業打折后銷售大幅回落的因素,美國當月零售收入實際急升0.9%。如果不是汽油價格輕微下降,這一收益還會更高。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能源價格的走低持續推高消費者購買力,則美國未來數月的零售收入極有可能進一步擴大。目前,美國的平均汽油價格與卡特里娜颶風襲擊后相比已經下降了25%。汽油價格下降25%使得美國家庭的購買力增加了800億美元左右,毫無疑問這筆資金將流向其他消費支出。目前已有不少零售商表現出對年底采購高峰的十足信心。比如,沃爾瑪預計其店面銷售將實現同比增長3%到5%的良好業績,許多公司的高管也對美國長假和長假后的收入表示樂觀。 當然,強勁支出本身不會自動引發價格壓力,存在于經濟增長和通脹前景之間的關鍵環節是供應鏈上的持續吃緊。美聯儲對于工業產出和產能的最新修訂表明美國公司使用的可用產能高出預計水平。也就是說,第三季度制造業運營率平均在78.2%左右,較上月數據高出半個百分點,工廠的生產活動保持強勁。另外,生產面上的緊張還表現在商品交付周期上。據供應商管理學會提供的數據,10月份美國商品交付周期為一年多以來最長紀錄,而過去兩個月中交付周期的延長量也是創下了近26年來的最高水平。 這樣,企業不得不動用庫存來滿足增長的需求也就不難理解了。今年第二、第三季度,美國企業的實際庫存均呈現不同程度下降,這是美國自2001年經濟衰退以來首次出現企業實際庫存連續兩個季度持續下降。上一季度汽車行業的部分商家已經出清庫存,各大汽車公司已于本季度加緊生產以滿足新一輪促銷計劃可能引發的需求上揚。事實上,繼2004年和2005年初的穩定后,美國的庫存與銷售比率再次下滑。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供應趨勢將構成明顯的通脹警告信號。生產瓶頸、交付延長以及庫存供應短缺導致企業抬高價格更加容易。與此同時,短缺的還不僅僅是商品,擁有一定技能的熟練工人也同樣緊俏。上個月,美國失業率回落至5%。勞動力市場趨緊大大推升了勞動力價格,在截至10月份的半年時間里,生產工人的平均小時工資漲幅在3.4%左右,為近兩年半來最快增長。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生產力的提高是否會平衡勞動力價格的上漲。到目前為止情況尚保持樂觀,但隨著生產力增長速度的放慢,這種平衡很有可能會被打破。為維持利潤底線,廠商將不得不提高價格以轉嫁壓力,其直接后果必然是全方位加大通脹壓力。 因此,除非美國經濟在2006年上半年能有所放緩,以減輕企業在滿足需求方面的壓力,否則即使能源價格繼續回落,美國的通脹壓力仍然會只升不降。更為重要的是,走低的能源價格本身可能不會成為明年美聯儲利率決策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