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日本經驗報告:貨幣升值的影響被高估了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3日 14:36 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蔣云翔

  北京報道

  人民幣匯率的重要性也許被描繪得過于夸張了。

  這一認識的依據部分來自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ADBI)總務部長金森俊樹即將發表的一份報告。這篇題為《人民幣重估:理論、實證與日本的經驗教訓》(下稱“日本經驗報告”)的報告構建了人民幣重估的模型,在回顧日元升值的過程后得出一個重要結論:貨幣升值對經濟的影響被高估了。

  金森俊樹在報告中稱,日元升值后,日本企業主動靈活地去適應新的外部環境。比如,為了降低成本將生產線轉移到國外。同時,日本需進口的稀缺資源的價格也下降了,而且進出口交換比率(即出口價格指數/進口價格指數)顯著上升了,這緩解了日本企業的壓力。

  實際上,中國企業也在積極面對7月份以來人民幣的升值。央行剛剛發布的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有近50%的樣本企業事先采取了盡快結匯、提前收匯和預收貨款等措施進行防范,受訪企業因為2%的

匯率變化而導致的匯兌損失為1.3億元人民幣,僅占同期企業銷售收入的0.013%。

  金森俊樹研究得出,日元每升值一個百分點,反映到以美元計算的出口貨物價格上,只上升了0.5個百分點。剩下的0.5%被企業降低成本的努力和資源進口價格的降低給吸收了。

  金森俊樹的研究伙伴、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趙志君舉了一個例子,去年日元對人民幣是100∶8,到今年是100∶6.9,人民幣相對日元已經升值達10%多,但中日貿易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央行報告中一個樂觀的判斷是,匯率改革促進外貿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效應初步顯現:67.9%的企業選擇通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中間消耗加以應對;60.7%的企業選擇通過提高產品檔次、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以應對。

  而日本經驗報告也表明,日元升值的一個長期影響就是產業結構的調整。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日元的兩次升值都伴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工業產業的升級。在1970年代之前,日本的傳統產業是紡織、鋼鐵、化學工業等,升值后,這些產業被家電、機械制造等產業替代了。到了1980年代,許多日本公司把他們的生產線都轉移到了海外,而在本土生產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

  那么,日元升值后,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以及1990年代經濟增長的停滯又原因何在?金森俊樹將其歸咎于日元升值后不恰當的貨幣政策。

  日本經驗報告指出,在廣場協議日元升值之后,由于擔心升值對經濟的影響,日本在1985年末到1987年初采取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從1987年中期開始,雖然日本已經意識到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后果,試圖收緊貨幣政策,但寬松的貨幣政策一直持續到1989年。日元升值后,大量的廉價資金無法在貿易部門獲利,就蜂擁進入了

股票市場和
房地產
市場,泡沫經濟由此而生。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