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南方周末:伯南克挑戰之下將會走向何方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0日 16:49 南方周末

  時衛干

  盡管伯南克一直堅持要加大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透明度,但伯南克帶領下的美聯儲會把美國經濟甚至是世界經濟帶向何方?答案目前并不明朗。

  11月4日,美聯儲將短期利率從3.75%上調到4%,這可能是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最后一
次動用利率工具對抗通貨膨脹。這位傳奇人物將于明年1月31日結束長達18年的任期,繼任者是本-伯南克(Ben Bernanke)。

  本-伯南克,美國現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之前有過在美聯儲擔任三年理事的短暫工作經歷。10月24日,當布什提名伯南克接任美聯儲主席時,伯南克這個名字瞬間傳遍了世界。由于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元是全球最通用貨幣、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是全球最重要的利率標準,伯南克未來的一舉一動將受到密切關注。

  不過對伯南克來說,最大的挑戰可能不是其他,而是其傳奇前任格林斯潘。從1987年至今,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已經18年,歷經里根、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等六屆政府,其間經歷過1987年美國股市的“黑色星期一”、“.com”泡沫破滅帶來的經濟衰退、“9·11”恐怖襲擊等等,但格林斯潘往往能夠“化險為夷”,帶領美國人從而使全球經濟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1987年格林斯潘接任聯儲主席之時,貨幣供應量是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央銀行選擇的中介手段。但是,格林斯潘卻逐漸選擇利率作為貨幣政策最重要的中介手段,并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格林斯潘執掌美聯儲18年,最核心的秘訣在于靈活運用聯邦基金利率這一工具來調控整個經濟。格林斯潘曾經在1年內9次降息,也曾在1年內10次加息,聯邦基金利率成為他最得心應手的工具,也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核心變量,而格氏此法也徹底改變了高增長與高通脹相伴隨的傳統經濟增長模式。

  對于伯南克來說,他的挑戰是如何在前任的盛名之下,解決好三個棘手的難題。

  首先,伯南克要面對國內的經濟形勢。目前,美國通貨膨脹的情況甚至比格林斯潘1987年上任時還要糟糕,而美聯儲自去年6月份以來連續10次加息也未能緩解市場對通貨膨脹的擔憂。如果出于美國內部經濟需要的考慮,伯南克擔任主席后首先要做的事情依然還是加息。但是,正處于緩慢復蘇之中的全球經濟受高油價的打擊已經夠大,如果美聯儲繼續升息,全球經濟能否承受?這是一個包括美國人在內的所有人都必須嚴肅討論的一個問題。

  其次,伯南克一個重要主張是貨幣政策應該以固定通貨膨脹為目標,而格林斯潘18年來一直奉行經濟增長優先目標。這意味著格老時代形成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可能進行重大調整,這對美國整個金融體系來說是一場嚴峻挑戰。盡管從全球范圍看,歐洲中央銀行、德國、英國、加拿大等許多國家貨幣政策都已經將通貨膨脹目標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但所有這些國家都不能明確證明設立通脹目標能夠促進經濟增長。

  第三,伯南克最需要證明的,是他的領導能力和應變能力。從伯南克的職業生涯看,在公共政策方面他鮮有經驗,他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大學里教書。美聯儲主席這一職位,不僅需要很強的專業背景,更重要的是必須能夠從繁雜的現象與數據背后尋找真相,格林斯潘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擁有超常的應變能力。現在該看伯南克了。

  在結束這篇文章之前,我們有必要再回顧一下近年來伯南克兩個引起廣泛爭議的觀點。

  2002年冬天,伯南克初任美聯儲理事,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通貨緊縮,他暗示美聯儲甚至會采用包括印發貨幣在內的非常規措施。伯南克的這一表態震驚了整個金融市場,因為過去幾乎沒有任何一位美聯儲理事如此強硬過。由此,我們可以認為,未來伯南克可能會推行比較強硬的貨幣政策路線。

  今年初,伯南克再次發表言論,認為美國之所以連年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的雙逆差,與其說是美國揮霍造成的,倒不如說是其他國家過度節儉的結果。從這一邏輯出發,一方面美國會督促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當然包括中國)增加消費、減少儲蓄,另一方面美國會要求貿易伙伴降低經常項目逆差,而這將加劇貿易摩擦。

  蒙塔古-紐曼(Montagu Norman)第一次

世界大戰之后擔任英國中央銀行行長將近25年之久,他名昭天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從不公開發表任何談話,在那個時代,所有的中央銀行家們都信奉“神秘”原則。盡管伯南克一直堅持要加大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透明度,但伯南克帶領下的美聯儲會把美國經濟甚至是世界經濟帶向何方?答案目前還很不明朗。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9,59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