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環球時報:俄羅斯經濟特區向中國學招商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9日 16:40 環球時報

  各地爭相申請建設 希望磋商合作事宜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常喆  

  自今年7月22日普京總統正式簽署俄聯邦經濟特區法以來,俄各聯邦主體掀起了一股爭相申請建立經濟特區的熱潮。11月2日,主管俄經濟特區建設的經濟發展和貿易部以及俄聯
邦經濟特區管理署聯合公布了初步申請結果,接下來各地還要經過日趨激烈的幾輪角逐,才能決選出最后的幸運兒。

  47個地區提交72份申請

  據俄國際文傳電訊社等媒體11月3日報道,俄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長格列夫親自擔任主席、俄聯邦經濟特區管理署署長日丹諾夫任副主席的經濟特區申請遴選委員會11月2日召開會議,截至俄政府受理建立經濟特區申請工作當天結束時,共收到47個地區遞交的72份申請。記者從有關渠道了解到,原蘇聯曾將全國按地區劃分為19個經濟區,其中俄羅斯有11個。目前提交建經濟特區申請也按照經濟區來劃分,從北方經濟區的摩爾曼斯克州到中央經濟區的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再到遠東經濟區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等,自北向南,由東到西,俄各地都已投入到建設經濟特區的滾滾洪流中來。

  據日丹諾夫介紹,在這些申請中,29份涉及建立技術推廣型經濟特區,43份涉及建立工業生產型經濟特區。俄有關部門將在未來一個月內公布獲得建立經濟特區資格的地區名單。他指出,在首批經濟特區名單中,每種類型經濟特區的數量不會超過5個。

  類似我高新技術開發區

  俄建立經濟特區的目的主要是發展加工工業和高科技產業,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特別經濟區域”,與中國綜合性、全能型、高科技產業、深度加工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并存的經濟特區有很大區別,實際上與我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工業園區較為類似。

  俄專家認為,

中國經濟特區在吸引外資方面很有一套,值得俄好好學習,但是中國經濟特區也并非十全十美,最大的問題是高附加值產業所占比重很低,大部分企業都是從外資企業接單生產。俄副總理茹科夫指出,開展粗放的貿易業務和提供輔助服務,不符合俄的戰略利益。“發展國家的出口潛力,增加精加工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是俄戰略利益之所在。”因此,俄羅斯一方面積極借鑒中國辦經濟特區的經驗,俄議會今年還曾專門組團前往深圳等特區考察,學習中國經濟特區的招商引資模式,同中國公司就合作在俄建立經濟特區事宜進行磋商;另一方面俄也看重新加坡協助印度在班加羅爾設立工業園區以及在中國開發蘇州工業園區的實際經驗。

  10月中旬,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曾應邀訪俄,會見了俄總理弗拉德科夫與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長格列夫,他們會談的主要議題就是經濟特區問題。據悉,格列夫親自提出請新加坡協助俄建經濟特區的愿望,李光耀當場表示支持,并稱希望只專注協助開發不超過兩個經濟特區。此外,他還建議俄方組織一個團隊,建立管理經濟特區的新制度。

  為中國公司提供最優越的條件

  俄已將吸引外資作為一項國策,興建經濟特區將為日益升溫的中俄經貿合作拓展新的合作空間。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卡梅寧日前明確表示,俄成立經濟特區將有利于吸引中國投資。俄方希望中國投資首先進入俄加工工業領域,如木材加工。此外,建設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如建造

高速公路、橋梁,對現有港口進行現代化改造等,都可以成為雙方投資合作的重要方面。俄副總理茹科夫在接受采訪時也強調,俄方將為來俄投資的中國公司提供最優越的法律條件。

  與中國振興東北相呼應

  經濟特區的建立還將大大促進中俄地區間合作。特別值得指出的是,俄已將開發遠東和西伯利亞列入戰略日程,與中國繁榮振興東北計劃遙相呼應,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也積極參加了經濟特區申請。一些地方當局在提交申請的同時,還建議在俄中邊界建立某種聯合實體,有的建議叫邊貿經濟區或綜合體,這些合作形式也可稱為聯合經濟區。阿穆爾州行政長官科羅特科夫就向俄政府提交了在俄布拉戈維申斯克和中國黑河兩個城市所在地區建立邊貿區的倡議。此外,俄政府目前還在研究在這一地區建一座橫跨阿穆爾河橋梁的問題,并準備建立四通八達的現代化運輸系統,以促進在該州建立大型配套樞紐,從而保證為俄中商品貨流提供全面支持。

  中俄兩國領導人提出了在2010年使中俄貿易額增長到60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逐步實現中俄雙邊貿易“重心”由一般貿易向生產合作、相互投資、聯合研發先進技術的轉變是兩國當前要優先解決的任務。為此,充分利用俄建立經濟特區這個機會非常重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1,4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