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國際金融市場波折背后 游資在市場間往復沖擊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1日 03:50 第一財經日報

  劉濤

  回首2004年,曾是國際金融市場動蕩的一年,油價連創新高和美元貶值是兩大核心特征。進入2005年,國際金融市場又出現了更多的波折,走勢是近年來不多見的。究其原因,地緣政治局面緊張、游資在各市場之間的往復沖擊,使各國際金融市場之間的聯動關系越來越緊密,一定程度上是形成這種局面的核心因素。

  油價的高漲是2005年以來世界經濟的焦點問題之一。2004年下半年以后,在需求快速增長的局面下,世界原油的生產能力接近極限,供求之間維持了極為脆弱的平衡,這是以往所沒有過的情況。與此同時,美元的貶值和地緣政治的緊張都使油價火上澆油。伊拉克戰爭以后,伊朗就成為美國在中東占有石油資源的最主要障礙,由此在伊朗核問題上,美國一直表現出極為強硬的態度。在2005年,世界各國經濟增速回落得很慢,原油需求有增無減,原油價格也隨著伊朗問題的明朗化而逐步走高。

  2004年的大多數時間內,油價與道瓊斯指數之間的負向關聯極為明顯,其中,2004年10月下旬后油價大幅回落,使本來處于下跌途中已沒有任何支撐位的道指開始大幅反彈,創下了“9·11”事件以后的新高。進入2005年,這種關聯關系明顯降低了。首先,原油供求的脆弱平衡比2004年更加明顯,這使得通過原油庫存增長來調節油價的可能性降低。盡管第二季度美國公布的原油庫存不斷增長,但是對油價的作用并不明顯;其次,經過了一年的時滯期以后,油價以及美聯儲連續升息對美國公司業績增長的負面作用已經開始顯現。根據6月底美國公布的一季度經濟增長終值,在GDP增長率達到3.5%的情況下,公司利潤僅僅增長了1.2%。第三,由于中東地緣政治局面持續緊張,并且這種局面并非美國國內的調控因素,油價本身的可調控余地進一步縮小。

  2005年美元見底反彈,一定程度為短期資本凈流入提供了支持,抑制了游資從股市分流,成功地緩解了美國股市所受到的業績壓力。由于美國股市是世界上容納游資數量最大的金融市場,因此除了經濟增長率、原油價格和利率等以外,國際資本流動對于道指的影響也至關重要。2004年底,美聯儲連續升息后,美國與歐元區的基本利差兩年以來首次由負變正,同時美國通過的《本土投資法》也促使高達5000億美元的海外公司利潤回流。但是,上述因素都只是部分地解決了美國的資本流動問題,歐元的下跌才對美國吸引國際資本流動起到了關鍵作用。4月21日,歐元開始了中期下跌過程,而道指也正是在4月20日創下年內低點10000.54,此后保持了波浪式的反彈。歐元的下跌對于緩解美元的貶值壓力、維持美國的資本流動、彌補美國的雙赤字和支撐道指起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歐盟憲法和歐盟預算問題在這個時點上的出現,導致歐元大幅下跌,可以說是天助美國。

  未來一年內,以地緣政治因素的演化為主線,國際金融市場將進入更加動蕩不安的局面。

  首先,伴隨著美國經濟的高增長,美國的貿易赤字快速增加,最近兩個月美國的凈資本流入已經低于當月的貿易赤字額了。盡管隨著稅收增加,財政赤字可能有所減少,但是赤字總額仍然數額龐大。同時,“7·7”倫敦恐怖襲擊可能再次繃緊國土安全和境外反恐的神經,短時期緩解的財政預算也面臨再度惡化可能。

  其次,美元貶值的兩大根本原因,美元過度發行和歐元競爭目前仍然存在,因此美元和美國股市的未來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當前,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地緣政治沖突局勢越來越明朗化,一旦兩者出現嚴重的軍事沖突,美國的財政、股市以及美元都將受到極大的壓力。如果美國不能向歐洲施壓使歐元維持弱勢、減小歐元對美元的壓力,那么美國的財政金融體系可能面臨較為嚴重的危機。

  再次,由于伊朗核問題趨向激化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在世界原油供給短期內無法大量增加、需求沒有明顯減少的情況下,地緣政治局面激化將導致油價繼續攀升,連創新高。與此同時,美國股市和美元走勢上的潛在壓力也會導致大量游資沖擊商品市場。今年以來,在美元指數上漲幅度超過10%的情況下,CRB指數、黃金、原油和銅的走勢仍然堅挺,這是歷次美元見底反彈后所沒有過的走勢。一旦美國股市和美元出現風吹草動,從股市中溢出的少量游資的沖擊就能夠掀起商品市場尤其是原油價格的波瀾。而黃金作為真實貨幣,其規避地緣政治風險的特點也顯露無遺。2005年黃金的走勢明顯獨立于歐元,未來黃金的美元價格仍可能有相當幅度的上漲。

  (本文不代表本報觀點,作者為上海源復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分析師)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國際金融市場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