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欣/文
在申辦2012年奧運會的過程中,國際媒體津津樂道的是這樣一個事實——調查顯示41%的紐約人不支持申辦2012年奧運會。紐約展現給世界的態度是搖擺不定、力不從心。雖然美國政府竭盡全力申辦奧運,但一個小小的民意調查便暴露出這個美國第一大都市的硬傷——政府與人民心不齊。
混亂的民意
羅格宣布2012年奧運會主辦城市的時候,杰妮還在睡夢中。那天早上,這個居住在紐約的黑人家庭很安靜,杰妮的媽媽安靜地準備早餐,杰妮的爸爸坐在沙發上翻閱著昨天的報紙。1個小時后,杰妮在校園里聽到紐約申奧失敗的消息,“這沒什么,我對申奧興趣不大,我要準備下午的階段測試呢!”在杰妮看來,7月6日,真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天。
杰妮一家居住的紐約哈萊姆街區,有近100萬黑人。據說,申奧期間,紐約市市長布魯伯格率領紐約2012年奧運會申辦代表團去非洲加納的阿克拉拉選票,還邀請非洲的NBA球星穆托姆博擔任紐約申奧大使。對于定居在紐約的黑人來說,真是很有面子。
可他們不清楚,申奧成功究竟能給他們帶來什么?錢?發展機遇?在經濟成熟、發達的紐約,這些東西可不像發展中國家那樣來得迅速。但他們知道,一旦紐約申奧成功,他們辛辛苦苦上交的稅款將變成體育館,或者被政府為了樹立形象而竭盡所能地用作包裝這座城市。而他們,除了能成為千百萬個東道主的一員,還能得到什么?
在41%不支持申辦奧運的紐約人中,包括紐約白人和定居在紐約的意大利人、猶太人、華人、黑人……雖然種族不同,但在極度崇尚實用主義的紐約,他們的思考方式卻越來越相似——奧運能給我帶來什么好處?很多時候,他們不會因為追求民族自豪感而放棄紐約式的實用原則。
紐約高速的經濟發展,無疑來自于紐約各種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但“多種族雜居”的特點也成為導致“民心不齊”的原因。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反恐研究中心研究員盛紅生說:“美國民眾之間的關系其實很復雜。我在紐約西區切爾西國際學生旅館里住過一陣,那里學生間的關系很緊張,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背景的人時常產生矛盾。在申奧問題上,他們也不可能心往一處想。”
心都不往一處想,又怎能指望“力往一處使”呢?就更談不上“申奧成功”了。
“政、經牌”失效
其他4個奧運申辦城市在民眾支持率上遠勝紐約,紐約奧申委惟有依靠強悍的政治、經濟手段掩蓋其“底氣不足”。紐約向世界大聲宣布,美國的體育經濟市場最成熟、最繁榮,選擇紐約就預示著你有錢可賺。
“以利誘之”是紐約奧申委的慣用手法。他們以巨額利潤為誘餌,說服了國際足聯。世界足球主管機構國際足聯6月24日明確表示,支持紐約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并出資修建主體育場。
政治明星也是紐約客的拿手好戲。克林頓、希拉里、基辛格、賴斯,都在媒體中頻繁亮相,為申奧造勢。
然而,美國的政治牌似乎打得并不好,甚至有人說適得其反。美國總統布什出現在紐約申奧的宣傳片中,向全世界發出邀請的行動也引起了爭議,一些國際奧林匹克界的資深人士表示,布什的“政治面孔”喚起了人們對美國強悍外交政策的印象。
爭議最大的是紐約奧運會主體育場選址問題,奧運會主體育場選址的變更影響了紐約申奧的前景。主體育場最早準備修建在奧運村旁,美式橄欖球球隊紐約噴氣機隊已經買下這個耗資19億美元的體育場的建造權,但最終沒得到政治家的批準,只能臨時修改計劃,將主體育場修建在曼哈頓島的西部。
政治家的聲音又一次阻礙了紐約申奧的成功。不僅如此,之前明目張膽的“利誘”也讓世界強烈感受到深植于紐約本性中的“泛濫的商業趣味”。盛紅生說:“奧運會的確是一件與政治、經濟相關的國家大事,但申奧時,如果一個國家的政治感、經濟感過于強化,反而會引起反感。雖然國際奧委會也不是一個單純的機構,他們與政治、經濟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他們還是相當看重申辦國的體育精神。”
當然,影響申奧最終結果的因素還有很多。美國已經在近20年中舉辦過洛杉磯、亞特蘭大兩屆夏季奧運會和鹽湖城冬季奧運會。根據奧運會的潛規則,一個國家不可能過于頻繁地舉辦奧運會。但是,這次紐約申奧的失敗,最大的原因還是由于政府與民眾沒有形成統一戰線,各行其是,事倍功半。
盛紅生說,人民支持是一種巨大的力量,能夠感染國際奧委會的委員和全世界人民。如果沒有人民的支持,僅僅靠政府的頭頭腦腦出面吆喝,申辦奧運會就沒有力量,無法成功。北京之所以申奧成功,靠的就是全國上下齊心,全力以赴。這種激動人心的力量也將與奧運精神交相輝映,永載史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