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歐財長會議看人民幣匯率爭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7日 10:34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6月26日舉行的2005年第六屆亞歐財長會議與以往五次會議的不同之處在于,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會議的焦點。 近來美國等國使用更加強硬的措辭敦促中國盡快改革匯率制度。美國甚至威脅中國,若不盡快改革匯率制度,則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全面征收報復性關稅并把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日本等國家的政府要求人民幣匯率上調的呼聲不斷升溫,日本財長谷垣禎一日前表示
對此,中國的態度是堅決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6日在天津舉行的第六屆亞歐財長會議開幕式上說,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這是國際上的共識。 其實,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匯率制度的調整都是國家的主權,不可能在外部的巨大壓力下、在投機勢力窺測投機機會的情況下進行變動。外部壓力越大,外部的噪音越大,越將阻礙中國匯率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國際上也不乏明智觀點。美國知名經濟專家、智庫卡內基高級研究員艾伯特·凱德爾最近發表的《中國貨幣:不是問題》的文章就指出,人民幣被迫升值或許能暫時讓某些制造商得到好處,但不會解決美國經濟的長遠需求。更重要的是,從國際經濟秩序通行的規則來看,強迫人民幣升值是不正當的,它會開一個危險且造成不穩定的先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蒙代爾此前在簡要地回顧了三年來日本、美國、西方七國集團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人民幣升值或增加匯率靈活性的種種做法時指出,日本指責中國向世界輸出通貨緊縮是沒有根據的。“日本的通貨緊縮和中國根本就沒有關系”。 對于美國龐大的經常賬赤字,部分倡導中國立即調整匯率制度的人稱,若中國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則美國貿易逆差將縮窄。但有專家認為,匯率和貿易逆差之間并無太多聯系,這與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主席格林斯潘近期的言論相呼應。格老此前稱人民幣升值可能不會對美國貿易逆差有太大的影響。有專家分析指出,一個貿易伙伴的順差并不能證明這個國家的匯率是不公正的。其實,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2003年和2004年的貿易順差占GDP的比例不大,約為3%,低于德國、荷蘭、泰國、阿根廷、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中國與美國貿易順差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中國對美的一些出口,是從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國臺灣甚至印度和歐洲等地進口大宗原料、零部件和紡織品后的“再出口”。在2000年至2004年期間,東亞和東南亞對美國的直接出口下降了,而通過中國的“再出口”卻上升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托此前也曾表示,中國無需一步到位地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盡管實行更具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將有利于中國和其他國家。拉托稱:“我們并不主張中國一蹴而就地實現完全的彈性機制,而不對資本賬戶加以限制。我們主張中國逐步穩妥地進行改革,但要實施必要的控制,這樣會給予人民幣更大的彈性,但不是完全的彈性,并可通過對資本賬戶的控制令貨幣管理當局得以順利應對過渡階段的形勢。” 不容否認的事實是,中國的匯率改革從1994年開始,到現在從沒有停止。中國的目標是實行以市場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的匯率制度。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正在進一步研究匯率改革的方案,使匯率對于市場更富有彈性。在這方面,中國表現出極大的誠意,一方面,通過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和發展以及金融體系健康運行,中國正為匯率改革打下基礎;與此同時,中國在外匯管制方面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放寬的措施。 中國的匯率機制正如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所表示的,目前人民幣正朝著完全自由兌換的方向邁進,但也必須認識到這是一個逐步學習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