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中海油競購優尼科 > 正文
 

中海油競購優尼科 遭西方媒體泄密美國政客干擾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7日 09:56 環球時報

  美國媒體紛紛評論中海油競購優尼科,認為這次并購可能是中國企業行為的分水嶺,體現了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和大型企業的勃勃雄心。

  6月23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提出,以每股67美元的全現金方式并購美國第九大石油企業優尼科石油公司。這項并購總價值約185億美元。如果最終獲得成功,將成為中國企業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跨國收購。

  收購美第九大石油公司

  優尼科是美國為數不多的中型獨立石油企業,在緬甸、印尼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擁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氣資產。業內人士認為,優尼科經營不善,連年虧損,并曾經向美國政府申請破產,因此處在一個非賣不可的境地,早就被列為其他企業的收購目標。美國夏威夷大學東西方研究中心中國能源問題專家吳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優尼科主要在亞洲從事油氣資源的投資,這非常符合中海油的需要。

  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背景為中海油的石油鉆井平臺在作業。

  早在今年年初,中海油有意收購優尼科公司的消息就被國外媒體傳得沸沸揚揚。所以中海油的收購要約一經提出,立即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各方也立即做出反應。

  同樣想收購優尼科的,還有雪佛龍、殼牌等跨國企業。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公司此前提出以近170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并購優尼科公司,該建議得到了優尼科董事會的贊成和美政府部門的認可,但還需股東投票作出決定。

  在中海油提出并購建議后,雪佛龍公司表示仍然堅持其每股65美元的報價,并稱其報價在整體上仍優于中海油的并購建議。這主要是由于其并購已基本得到美政府主管部門的批準,可很快兌現,而中海油的并購建議尚需接受美政府有關部門的審查,具有不確定性。優尼科公司稍后作出回應,表示有意對中海油的并購建議進行評估。優尼科公司說,該公司目前還無法預測中海油的并購建議最終能否導致該公司與中海油達成明確的協議。白宮發言人拒絕就中海油的競價發表評論。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關鍵一步

  中海油出價之后,有人質疑以18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優尼科是否劃算。在6月23日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中海油總裁周守為對此作出了回答:“談價格高低與否要看和誰比,如果單純比較中海油與雪佛龍的報價,中海油提出的收購價格的確要高出約15億美元,但如果與優尼科的實際價值相比,我們的出價并不高。”周守為說,中海油并購的驅動力是為股東增值,合并后,公司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在原來基礎上提高一倍以上,儲量將增加近80%,預計公司銷售收入將增加122%,股東收益也將有所提高。

  此項收購還需要通過一系列審批程序。為順利得到優尼科股東的批準,中海油承諾將力求保留優尼科的絕大部分員工,包括在美國的員工。這與現有的雪佛龍的提議形成對比,雪佛龍已經宣布,合并之后每年要以裁員等方式削減上億美元成本。

  業內普遍預期,油價不可能迅速回落。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在中國能源市場需求日益擴大的情況下,通過收購獲得資源是中國能源企業必然的出路。但我們也必須承認,中國還十分缺乏大型海外并購的經驗。復雜的審批環節、對海外銀行和律師的過度依賴,使中國公司往往不能及時作出決策,從而貽誤了收購的最佳時機。中海油此舉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一步,無論成功與否,都將為中國企業積累更多國際化的經驗。

  西方媒體惡意泄密

  為了取得對優尼科的控制權,各方勢力為中海油的競購設置了重重障礙,特別是借媒體搗亂。早在今年年初,英國《金融時報》率先透露了中海油有意競購優尼科的消息。隨后,美國優尼科公司的股價大幅攀升,漲幅超過50%,而中海油的股價則有所下跌。借機打壓買方股價、拉抬賣方股價,抬高交易價格和成本,是在海外股市中興風作浪的國際資本大鱷慣用的手法,但西方媒體在正式消息公布半年多以前就開始炒作,拉動股價波動,增加中海油的收購難度,其舉動背后有著更深的企圖。眾所周知,任何并購在沒有正式公開報價之前,都屬于高度商業機密。但蹊蹺的是,每到中海油競價的關鍵時刻,相關消息總會被一些西方媒體報道,甚至連機密的董事會內容也被公之于眾。中海油高層判斷,這是一種嚴重的商業泄密行為,而且“其刻意痕跡十分明顯”。

  一些媒體還有意無意地把中海油正常的企業行為與國家行為掛鉤,多次以“能源戰”來描述這起商業并購,在報道時屢屢提及中美貿易關系和人民幣匯率問題,這樣的輿論環境為中海油成功收購增加了難度。

  政客干擾增加額外成本

  中海油要收購美國石油公司,還成為一些政客攻擊的靶子。美國國會的兩名共和黨議員迫不及待地向布什政府發出呼吁,要求政府對中海油可能進行的并購案展開徹底調查。

  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的能源問題專家戴利認為,美國政界對于中國企業收購美國能源公司的最大顧慮是:如果中國公司收購了優尼科,中國不僅可以獲取一些美國最先進的海上石油開采技術,而且還可能通過新獲得的油氣資源從進口國變成出口國,“這將給全球能源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

  美國能源部長博德曼22日證實:中海油的競購計劃將引發美國政府復雜的審議,參與審議的政府部門將包括國務院、財政部、商務部和國防部。

  美國少數政客的這種做法已經引起業界的批評。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首席執行官雷蒙德近日就直言批評美國國會干預中海油收購計劃是一大錯誤,“美國必須推行自由貿易,如果不利于效率的因素被納入市場,最終美國方面將為此付出代價”。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的話頗耐人尋味:“美國是個一向倡導自由貿易的國家,美國企業在中國也有大量投資,因此我相信美國政府會鼓勵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舉措,會支持這起收購。”

  中國企業行為的分水嶺

  “中海油此次大膽的競標是中國企業行為的一個分水嶺,”《紐約時報》這樣評價說,海爾本周早些時候出價12.8億美元競購美國第三大家電廠商美泰克,“這些舉動是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的最新標志,也表明中國新一代大型公司日益增長的雄心壯志”。

  法新社的報道稱,中海油的競購在投資者的預料之中,這一舉動是中國尋求海外能源的戰略之一。法新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這不是一筆便宜的生意,這將大大提高公司的資產與負債比率,但政治上講是有好處的,它將保證國家的能源供應。”

  同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時的情況差不多,很多美國媒體表現出一種酸溜溜的情緒。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了一些觀察家的話,擔心“高價收購可能會害了中海油”,并預言“中海油是由中國政府控制的企業,因此收購將面臨著很多政治上的障礙”。《洛杉磯時報》引用西雅圖某智庫負責人的話說,這很可能在美國國會引發一場“風暴”,加劇某些美國人對中國日益增加的擔憂。(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梁麗英 本報記者 朱研 李宏偉)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中海油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瘋狂青蛙
瘋狂青蛙瘋狂無限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