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不喜歡拿手機,因為手機不是用作計劃,而是用作隨機應變的。他們任何事情都已成竹于心,不大會有什么改變;我們如果沒有手機在身,真有點兒難受
□ 張澍生
到過西歐的中國人,都覺得歐洲人活得悠閑。雙休日加幾個長假期,一年下來,只剩
一半時間干活了。所以歐洲人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在湖邊垂釣,在海邊曬太陽,或是駕車兜風,戶外體育……不知道時間怎樣打發,這些都令我們羨煞。不過,人家悠閑也就罷了,令我們不服氣的是,憑什么還要比我們富強呢?
記得中國有個文人上世紀二十年代到歐洲一游,驚奇于歐洲人的懶散,嗟嘆上帝不公,竟將最肥美的一塊土地讓與懶洋人。更推斷,以吾國民眾之辛勤,不日文明之燈將點亮于東方。不幸的是,歷史并沒有改寫,我們仍在加班加點。
出于生意上的原因,我有許多機會深入接觸歐洲人和到歐洲實地體察。我發現國人與西方人很大的區別在于:人家注重計劃,而我們喜歡隨意。
歐洲人每樣工作都事先安排得有條不紊,不少人的日記本將每一天要干的事都排上,有些日子甚至是以小時計算的。
我們卻是想到哪算哪,做到哪算哪,很難清楚下個月的某一天將會干什么?許多人根本就沒有日記本。
歐洲人可能會給你一個電話或傳真,告知大半年后的某月某日上午將會造訪貴公司。我們不大當真或者根本就忘記了,但他真的會如約出現,讓你吃驚。如果我們接到中國人類似的電話,只會當對方傻冒,掛上電話就把這事忘了。當然對方也不大可能如約出現。我們從來不把“預約”太當回事。
歐洲社會都支持這種“預約”行為。橫貫整個歐洲大陸的火車票,如果提前半年預訂,可半價甚至三折。
而在中國就很難接受這種遠期預約,不單沒有折頭,還不知道該把你的預約放在電腦的哪個硬盤。幾天內的來回機票是近幾年才有的事情,至于遠期預約的來回機票、火車票,好像還未聽說過。
歐洲人不喜歡拿手機,因為手機不是用作計劃,而是用作隨機應變的。他們任何事情都已成竹于心,不大會有什么改變;我們如果沒有手機在身,真有點兒難受。
因為我們不清楚誰會找自己,自己會找誰。所以永遠是一種Standby的狀態,計劃隨Call隨變,人也可能隨Call隨到。所以歐洲人干活看似慢條斯理卻總能落到實處,而我們看似風風火火卻時時撲空。
其中的道理在于:悠閑的背后是秩序,忙碌的背后是隨意。三年前我經歷一件事情,記憶猶新:上午我接到指示,某局長下午要到我廠“光臨指導”。于是,搞衛生,布置會場,幾百盆花草一小時送到并擺好,大門外的大片野草一把火燒掉再立即植上臺灣草……
正當我為部下的效率而感動的時候,我的手機響了,說局長中午喝多了,下午就不來了……
類似的事情許多人都時有經歷,我們實際上在高效地運作一些無效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