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滯脹風險迫近 俄央行財政部相互踢球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5日 15:59 《財經時報》

  宋國華 發自莫斯科

  半個月前,普京問今年的通脹率能否控制在10%以內時, 俄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長格列夫回答:“我們盡力!”

  但只過了一周,經濟發展和貿易部(大致相當于中國的發改委加商務部)就把今年GDP的
增長速度則由6.5%調低到了5.6%,通漲率則被“保證”將在10%以上。

  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生在歐美國家,并讓凱恩斯理論破產的“滯脹”現象,正使得俄羅斯經濟面臨著兩難的抉擇:加大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還是通過控制貨幣供給遏制通貨膨脹?

  經濟減速

  新預測的經濟增速讓政治家們為2003——2013年的“翻一番”任務而擔憂,但大部分人卻感覺不到由經濟增長率不同而引起的任何區別。

  因為俄羅斯存在著“特殊”的財富分配方式:10%的富人控制著50%以上的GDP,而在50% 普通民眾手中的卻不到10% 。按照世界銀行的估算,在世界大國中,俄羅斯的貧富差距系數僅次于中國。

  由于收入在民眾中的不均衡分配,根據某些悲觀的預測,俄經濟增長率將跌至4%。

  格列夫卻更愿意將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歸罪于“石油開采和出口的緩慢動態”。資料表明,今年前五個月,石油開采和出口量降低了3個百分點,該行業的投資速度也比去年同期放慢了1/3。

  而且石油資源畢竟是有限的,開采的邊際成本會越來越大,遲早有一天,高昂的石油成本會重創俄羅斯以石油出口拉動增長的經濟模式。

  通脹加速

  石油也能為俄羅斯的通脹提供理由:油價降低,“石油美元”減少,財政收入減少,引發赤字性通脹;油價上升,“石油美元”增多,其數量超過了現實經濟的消化量,外匯占款增大,盧布的供給增多,引起貨幣性通脹;分別來自于央行和財政部專家的這兩種解釋,使得本來被公認為俄經濟第一功臣的石油,居然成為通脹的罪魁禍首。

  今年1-4月份,俄羅斯的通脹率已升至6.5%,是去年同期的1.4倍。不過更讓俄政界和學界擔憂的,則是現實中的個人通脹水平。

  在個人支出中,住房支付、日用品花費、食品購買所占的分量越大,個人的通脹水平就越高。據估計,在總體通脹水平為10%時,對于富人實際只有6-8%,而對于窮人卻高達18%。

  而20%的通脹水平是被認為是個分水嶺,超過這個臨界線,會引起民眾的經濟行為根本變化,通脹預期就會起作用,推動通脹水平繼續升高。如果考慮到在俄羅斯,只有11%的人食品支出少于個人預算的50%,就不難想象問題的嚴重性。

  無人愿為通脹負責

  6月6日,在由俄央行,財政部和金融市場委員會高官出席的會議上,會議的議題很快由政治家們關注的“俄在獨聯體的投資機會”,轉到該由經濟學家們研究的“遏制通脹”的問題上來。

  財政部官員薩瓦久亙承認:眼下政府沒有任何工具可以用來遏制通脹。按照他的意思,所有可以遏止通脹的政府工具——新的稅率,新的預算,對壟斷的調控措施,都只能到明年才會起作用。而且,財政部對下半年的通脹也不準備擔負任何責任。“剩下的只有貨幣因素了” 薩瓦久亙把任務推到了央行的身上。

  央行對此也是寸土不讓。央行第一副行長烏留卡耶夫認為:今年前5個月7.1%的通脹率中,只有3.5%是由貨幣因素造成的。而由政府負責的板塊中,住房費用增長引起的通脹率就達到了2.3-2.4%。按照烏留卡耶夫的統計,政府和央行應該為通脹各負一半責任,同時他認為政府完全有辦法遏止通脹,“在控制住房費用的增長和降低關稅方面,政府應該有所作為”。

  金融市場委員會也是束手無策。委員會首腦烏尤根指出:“一般情況下,央行必須通過利率杠桿這個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來控制通脹”。但目前俄羅斯的國際收支擁有巨大的順差,這只會使利率產生降低的壓力,而不是增長。

  各“有關部門”盡管已是黔驢技窮,卻還是信誓旦旦:今年的通脹將保持在10%的水平。總統經濟顧問伊拉利昂諾夫對此嗤之以鼻:12%已經是上帝保佑了。

  注一:俄羅斯在計算CPI時,住房費用只計算房租價格而沒有包括住房本身的交易價格,因為房地產被視作投資工具而非消費品,如果將房價計入CPI,實際通脹率將更高。

  注二:俄羅斯的憲法規定,央行為獨立于政府之外的貨幣政策職能機構,但在實際經濟生活中,俄羅斯央行與中央政府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更像是受中央政府節制的一個經濟部門。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瘋狂青蛙
瘋狂青蛙瘋狂無限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