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洪
一周前閉幕的“6 ·15宣言五周年紀念統一大慶典”深刻表達著一個歷史趨向:朝鮮半島的歷史是由朝韓人民書寫的。
為參加這次慶典,雙方都派出了民間代表團,并邀請了海外僑胞組成的民間代表團與
會。南北方及海外民間代表團發表了“民族統一宣言”,決定將6·15定為“民族之日”、并把6·15共同委員會轉變為統一愛國運動組織。
政府層面的神來之筆,則強烈凸現出這樣一個現實訴求:朝鮮半島的事務,最終要由朝韓雙方解決。
在活動臨近結束時,金正日會見了韓國統一部長官鄭東泳。雙方就發展南北關系、邀請金正日在朝鮮半島光復40周年的8月15日回訪漢城等重要問題坦率交換了意見,還在沒有美國及中國參與的情況下,自主討論了北方重返六方會談的問題,至少使金正日對這個問題口氣有了松動。
成績是主要的
2000年的6月15日,當時的韓國總統金大中頂住國內外的壓力、毅然跨過三八線,與金正日一起簽署了促使民族和解的“6·15南北共同宣言”。隨后,推行了發展南北關系的“陽光政策”。這一系列舉動,為金大中贏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五年來,朝鮮半島的南北關系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從10余次共近萬名南北離散家屬的會面,到部長級、將軍級的南北對話;從南北公路與鐵路的對接,到開城工業園區等經濟合作項目的開展。這些實實在在的成績,與過去只是停留在口頭紙面上的協議完全不同。
五年前的“6·15“會談使南北擺脫了50年來的冷戰局面,使南北關系向永久性和平發展。金大中先生曾不無驕傲地說:“現在再不會發生一有風吹草動,國民就作好避難準備的事情”。
民意“割裂”加深
但“6·15共同宣言”并沒有贏得共同的喝彩。
有人指責金大中當年是不惜向北方行賄(通過現代峨山集團向北方政府匯款5億美元)來換取南北首腦會談的,他的諾貝爾來得不光彩。結果,染指“行賄”活動的現代峨山集團的董事長自殺,國家情報院院長、青瓦臺總統府對策室主任等六名高官則以違反程序罪名被課以重刑。
金大中及盧武鉉政府對北方推行“陽光政策”,則被攻擊為“低頭政策”。五年來南北關系的進展,他們認為只是量變,而遠沒有達到質變的程度。
在他們看來,南北交流仍停留在南方對北方的單向經濟援助上,而沒有進入相互受益階段;北方的人權狀況并沒有因為南方的援助而得到改善;北方仍然扣留了500多名朝鮮戰爭時的南方戰俘和六、七十年代被綁架的400多名南方平民,而拒不提供任何他們的消息。
也有人批評盧武鉉左翼政府修改《國家安全法》,刪去北韓是“主敵”的概念,會從根本上松懈國民的安保意識,引發了南方內部的矛盾,甚至動搖韓美同盟。他們更不能容忍的是,北方是在承認“6·15南北共同宣言”后,進行核開發的。他們主張6·15會談的歷史評價,應取決于解決朝核問題有無進展。
持上述觀點的,若按政治派別,以親美的右翼反對黨為主;在年齡層次上,則主要是經歷過朝鮮戰爭的老年的國民。
韓美摩擦加劇
朝鮮半島南北關系的改善離不開外部環境。美國出于其戰略利益,肯定不希望看到朝鮮半島南北方的和解與統一。這就使得奉行強硬路線的布什政權與堅持融合路線的盧武鉉政府,在朝核問題上產生了很大分歧很大。成為近年來的“美韓摩擦”的主因之一。
美國政府除了對朝鮮在政治上打壓經濟上制裁外,還不斷對韓國施壓,要求韓國在是否提交朝核問題到安理會、是否譴責朝鮮人權狀況、一旦外交失敗后,對朝鮮采取軍事行動等一系列問題上配合美國。
而盧武鉉政府奉行與朝鮮接觸的政策,力圖通過推進經濟援助,促進朝鮮的民主化,從而解決朝鮮核問題。用韓國總理的話來說,是“韓國不希望看到朝鮮政權瓦解”。
在富裕時代成長起來的韓國年輕人對本國越來越自信,討厭對美國的依賴,這些人正是把盧武鉉推上臺的核心力量,他們就美國對朝鮮的強硬態度多持批評態度。
對此,美國政府有人不滿地詰問:“韓國在朝鮮和美國中間到底要選擇哪一個。”
韓國民眾不急統
韓國是個民族自尊心特別強的國度。對于統一問題,韓國國民心情很矛盾。
從民族感情上說,他們都希望早日統一,因為民族分裂,韓國人在世界上似乎覺得抬不起頭來。如果實現統一,雙方都無需再耗費巨額的軍費,再加上南北雙方資源優勢互補,在人口、政治、經濟上都會成為一個世界強國。何況,南北方還有幾十萬個互有親屬的家庭需要團聚。
但另外一方面,也有相當的韓國國民擔憂,南北雙方經濟實力相差太大。北方領土面積比南方略大,人口只有南方的一半。據韓方估計,南方的經濟總量是北方的的30余倍,人均GDP是北方的15倍。統一后為了幫助2000多萬北方同胞,會大大降低了4800萬南方人的生活標準。美國的蘭德公司一份報告指出,韓半島統一將要付出5000億-6700億美元的代價。東西德的統一幾乎在經濟上拖垮西德的教訓,使韓國民眾不寒而栗。
韓國民眾對南北統一的心情并不迫切,這是曾在韓國講學的筆者和多數韓國學者共同的體會。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經濟研究》雜志副主編,曾在韓國光州的朝鮮大學講學一年,著有《告訴你真實的韓國》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