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系是本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系
環球時報6月15日訊 歷史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國自身及其相互關系所決定的,21世紀也不例外。本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將會是當今處于主宰地位的國家———美國,與正在崛起的全球性大國———中國的關系。毫無疑問,中國正在崛起,中國目前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大約相當于美國的一半(原文如此,據新華網的數字,2004年中國GDP為1.65萬億
美元———編者注),但在30年內中國的GDP將趕上美國。
但也不應夸大中國的成就。中國的人均收入還低于5000美元(據新華網的數字,2004年中國人均收入剛超過1000美元———編者注)。中國領導人深知,中國需要一代人或更長時間的和平與穩定局面,以便專注于經濟增長、幫助數百萬人擺脫貧困。
然而,美國一些現實主義外交專家以歷史實例為依據,認為中國必然會挑戰美國的主宰地位。他們爭辯說,中美關系會演變為競爭或更糟糕的關系,這是一個“肯定會發生,具體時間尚不確定”,而非“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他們的結論是:美國應該謀求阻止中國的崛起。
這一觀點面臨的難題之一,在于美國或其他任何國家在很大程度上并沒有能力控制別國的崛起與衰落進程。各國的國際地位主要是其人口、文化、自然資源、教育體系、經濟政策、政治穩定性和外交政策等綜合因素來決定的。美國即使試圖阻止中國的崛起,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景目前也不明朗。但是,美國應該遏制中國嗎?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之一是,美國試圖圍堵中國崛起的努力,肯定會引起中國的仇視,并導致中國在全球范圍內與美國爭奪利益。
應把中國整合到國際體系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不應該嘗試著去阻止一個強大的中國的崛起。美國需要其他國家變得足夠強大,以便作為其盟友來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許多挑戰:核武器擴散、恐怖主義、傳染病、毒品和全球氣候變暖。中國是否會變得強大不應該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議題;中國如何使用它日益增長的實力,才應該成為美國關注的焦點所在。
與印度、日本和其他國家合作的過程中,美國的目標應該是把中國整合到國際體系之中,使中國成為全球穩定的一個支柱。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中國已經在與美國進行合作,但目前最緊迫的合作領域應該是擴大兩國在朝核問題上的合作。
美中爆發冷戰代價高昂
可能會嚴重損害美中關系,甚至會使雙方爆發沖突的另一個問題是臺灣問題。美國必須明確地告訴臺灣不要采取等同于“獨立”的單邊行動,臺灣這樣做會招致中國大陸的軍事打擊。中國也應該被提醒不要使用武力去完成統一。無論中國大陸還是臺灣改變(臺灣海峽的)現狀,美國都不會坐視不管。美中之間產生分歧的另外一個根源是貿易。中國目前對美國的出口盈余大約為1600億美元。但更重要的是,美國對華產品出口是暢通無阻的,美中之間的分歧也由世界貿易組織來裁定。
當然了,說時容易做時難。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就是美中實現和諧共處時面臨的一個問題。美中之間的一場冷戰將會是代價高昂而危險的,它會轉移和分散美中應對緊迫的國內和全球性挑戰的資源和注意力。美中兩國應該努力避免出現這種結果。21世紀的進程,在一定程度上將取決于美中能否成功地避免兩國之間爆發冷戰。(摘自提前出版的6月20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作者理查德·哈斯,原題為“如何與中國相處”,辛本健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