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行業專題--能源行業 > 正文
 

新安全觀主導下的全面合作 中印俄構建大三角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9日 17:07 南方周末

  本報實習生 馬立明

  2005年6月2日,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名海參崴),來自世界各國的記者,聚集在這座僅65萬人口的遠東城市。

  鎂光燈下,在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主持下,中國外長李肇星和印度外長辛格出席了三
國間第四次非正式會晤。亞歐大陸領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最具影響力和發展潛力的三個大國———俄羅斯、中國和印度,能否擦出火花?

  會議內容:從能源政策擴展到軍事

  三國原定的議題僅局限于能源政策。“如此而已?”會前,敏感的新聞媒體已嗅出了更多的氣味。在記者們一再的追問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承認:“我們期待三方進行富有成果的討論……特別是在增進地區和國際穩定的合作方面。”中國外長李肇星也表態說,符拉迪沃斯托克會晤的意義已經超出了會議本身,“盡管這只是一次非正式的會晤,卻不亞于任何正式會議。”

  會后,《俄羅斯報》以大幅版面報道了該會晤,稱之為“一個階段性的會談,標志著三邊關系上升到新的高度”。的確,中、印、俄的外交“大三角”注定要一鳴驚人:三國的人口占世界的40%,GDP占世界的20%,都面積遼闊,又都是“核俱樂部”成員,在國際政治格局中,皆是舉足輕重的角色。《印度日報》也撰文稱: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三方會談,為北京、莫斯科和新德里之間協作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俄塔社的消息說,三位外長展開包括運輸、能源、農業和高科技在內的經濟領域上的三邊互動對話,此外,在軍事合作、地區安全上也達成了共識。“三國在反恐、禁毒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的合作和突破。”但拉夫羅夫依然“意猶未盡”,他強調:“明年,在新德里舉行的三國間第一次商務會議,還將進一步強化三邊合作。”

  能源合作:廣闊的前景

  近年來,俄羅斯超越了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日產石油740萬桶。俄羅斯石油儲量占世界的5%,但天然氣儲量占世界的34%,油氣出口前景樂觀。

  同時,中國與印度經濟增長迅速,對能源的需求急劇增長,分別變為世界第五、第六大石油需求國。俄羅斯聯合金融集團專家奧沙利文通過分析認為:中國和印度都有著正在實現工業化的、不斷增長的大量人口,它們正急于在海外尋找能源,而俄羅斯可以為他們提供石油援助。在能源外交層面,三方一拍即合。

  “貧油國”印度,二戰以來一直靠進口油維系,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好比雪中送炭。5月24日,印度總統卡拉姆前來“化緣”,俄羅斯總統普京承諾,俄方將擴大與印度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印度國營石油天然氣公司已經參與投資俄“薩哈林-1”石油管道項目,俄羅斯幫助印度修建核電站的工程也已經啟動。卡拉姆滿載而歸:“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印俄具有廣闊的前景!”

  中俄的能源合作則一波多折。早在三年前,中國就同俄羅斯開展安大線的合作,原本面臨石油枯竭窘境的大慶重現生機,中國石油股直線上揚,中石油正準備大干一場,大慶工人都充滿了樂觀情緒。但日本的突然介入,令“安大線”不幸流產。

  一扇門關閉了,另一扇門又打開了——去年年底,“泰納線”方案成了新的轉機。正當中國還在懷疑俄羅斯誠意的時候,4月26日,休假中的俄羅斯工業與能源部長赫里斯堅科大筆一揮,簽署了一道關于鋪設東西伯利亞至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的行政命令。這意味著,俄羅斯準備在一期工程把石油管道修到我們家門口,黑色的石油可能很快流向大慶。勝利的天平向中國傾斜,中俄能源協作呈現“雨后陽光”。

  俄羅斯駐華大使羅高壽曾表示:俄羅斯的石油將以中國為主要對象。“這番談話應該被理解為官方立場嗎?是否可以被理解為中國將成為俄羅斯主要的石油供應國?”日前,本報記者在專訪俄羅斯公使貢恰羅夫時這樣提問,“當然是!尊敬的羅高壽大使的意見當然代表了我國政府的立場。”俄羅斯公使貢恰羅夫還強調,“請記住,雙方間的能源合作不光是石油,還包括電力、天然氣、煤炭等合作。這還包括:歡迎中方對俄羅斯進行投資,進行規模非常大的基礎設施,比如高速公路、碼頭、水利的建設,這也是雙贏。”

  三國關系:“處于歷史最佳階段”

  正如拉夫羅夫所暗示,此次外長會議不僅局限于能源,更將合作提升到其他領域,比如說軍事防務、貿易往來、區域合作等。

  三國的密切合作也體現在軍事上。一直以來,俄印之間有著傳統的軍事合作關系,近五年來,兩國多次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中俄的軍事合作層面也逐年擴大,2004年底,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來到北京,與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將軍舉杯暢飲:“中俄聯合軍演將在2005年合適的時候舉行。”

  關于安全方面,俄羅斯公使貢恰羅夫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以前我們對安全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除了軍事方面,還有雙方在能源、糧食、在俄羅斯的中國人的人身安全、衛生、生態保護等。”

  中印關系曾經經歷相當長時間的低谷,隨著瓦杰帕伊于2003年6月訪問中國,將雙邊關系推上了新的高度。2003年底,兩國海軍在上海東部海面舉行以反恐搜救行動為目標的聯合軍事演習。2005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訪問了印度,印度軍方邀請中國海軍到印度洋參加聯合軍演。一名原中國解放軍戰士說道:“跟俄羅斯和印度的軍隊聯合演習,多新鮮啦!”

  此外,耽擱了數十年的中俄邊界問題終于畫上了句號,黑瞎子島的和平回歸令中俄關系更上一層樓。中印邊界談判的解決也在倒計時。“中、印、俄三國關系處于歷史最佳階段。”

  在經濟上,三國都處于轉型階段,中、印領先一步,俄羅斯還遇到一定挫折。俄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指出,中國、印度的GDP增長率分別達到9%和8%,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中、印作為俄重要貿易伙伴,可以拉俄一把。“三國具有在經濟互補原則基礎上聯合實施大規模合作項目的能力。”

  “中印之間是伙伴,不是對手”。近年來,兩國經貿關系不斷升溫,在2006年內雙邊貿易額將提高到100億美元,印度也不再將中國視為“北邊的威脅”。2005年恰是中印建交55周年,溫家寶總理在訪問印度時曾語重心長地引用印度名著《奧義書》的一段話:“……永遠不要仇恨,永遠和平、和平、和平!”

  戰略三角,但不是結盟

  近代亞歐大陸的地緣政治格局上,俄、中、印地位舉足輕重,這是美國曾擔心的“亞歐軍事利益集團”。前國務卿布熱津斯基所著的《大棋局》提出,美國想要控制亞歐大陸的命脈,就必須將中日俄結成同盟的可能性降低為零。

  冷戰初期,中國、印度和蘇聯曾有過良好的外交關系。但1957年,中蘇關系破裂,1962年中印邊界爭端。

  那么,這次中印俄的全面合作會否直接上升為類似政治集團性質的“中印俄三國同盟”?一些外國媒體對此浮想聯翩。

  分析人士的看法是:三國在許多國際問題上,立場極其近似。對于美國的單邊主義和干涉政策,三國都持強烈反對態度。當年美國攻打伊拉克,中俄兩國都對其進行譴責,印度盡管沒有出面,但也自有保留意見。

  分析人士還認為,中印俄合作何去何從,俄羅斯將是重要因素。來勢洶洶的北約東擴和“顏色革命”不斷壓縮其活動空間———俄羅斯深知美國策動的“顏色革命”的槍口并非對準獨聯體小國。普京以一副石油牌,大力施展能源外交,一手促成俄中印關系發展,是與美國抗衡的最佳方式。早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公然開進南聯盟時,俄羅斯總理普里馬科夫也高呼:“要抵抗美國的蠶食,中印俄要建立戰略大三角。”一份香港報紙翻出舊賬———某位俄羅斯官員在北京外交學院演講時,確實提到了“三國結盟”。他的原話是:“建立莫斯科、北京、新德里戰略三角同盟是遲早的事……”

  若是“大三角合作”上升到政治軍事聯盟,將會極大地改變國際格局。這三個國土接壤、實力雄厚的熱核國家將會組成亞歐陣營,成為美國的“單極世界”的強力挑戰者。有外電直接宣稱:“如果俄、中、印結成同盟,冷戰時代又回來了。”

  對于三國組成類似冷戰時期的同盟或利益集團的說法,中印俄三方都給與否認。拉夫羅夫、李肇星和辛格都在會后向在場記者表示,三國的合作不針對其他國家。“印度當年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中國是不結盟的提倡者,俄羅斯也不再是當年的蘇聯。”印度當地報紙提醒道。

  “結盟是剛性的東西,等于把兩個國家綁在了一起,而合作是靈活的,”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孔凡君說,“結盟的確不利于世界和平。一旦結盟了,像北約,你的敵人就是我的敵人,跟其中一方有矛盾,就開戰,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了。中國不提倡結盟,也不提倡對抗。”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沈驥如研究員指出:“現在不是冷戰的思維了,更不是熱戰的思維。”

  關于三國各自在合作中的角色和定位,沈驥如說:三國的合作是平等的、互利的,不存在哪個國家牽頭的情況,更不會往軍事利益集團的方面過渡。

  合作框架:新安全觀

  “中印俄三國,不是結盟,是戰略協作。”沈驥如強調,中印俄的三方合作,立足點不是冷戰思維,而是新安全觀。“什么是新安全觀?就是平等、互信、互利、合作的八字方針。”

  冷戰時期的安全觀是舊安全觀,表現為這里一個軍事基地,那里一個軍事基地,手中還要有原子彈,兵力越多越好。這就陷入了“安全悖論”,各國都在不停擴軍,都想研制核武器,這就仿佛叢林法則,整個世界弱肉強食。大家發現:越想要安全,就越不安全。當時蘇聯軍力多強大,但卻在“和平演變”中倒旗;美國更不用說,但“9·11”事件就偏偏降臨在美國頭上。

  舊安全觀的邏輯是,一方在對方失利的情況下,才能獲利,即所謂的“零和博弈”。這種邏輯嚴重威脅世界和平,一戰、二戰和冷戰,都是這種邏輯下的產物。新安全觀強調共贏,一國要獲得利益,可以通過多國間的合作達成,而這合作同時有利于所有國家,這就是“正和博弈”了。這對于三國人民來說,遠比“軍事基地狂想曲”有意義。

  “中、印、俄三國的戰略協作,已遠遠超越能源、軍事層面,全方位地在經濟貿易、地區安全和信息技術,甚至在外太空開發,三方都展開了協作磋商,框架是新安全觀。”印度的官方網站如此評論。

  “還有人搞霸權,有人搞單邊,我們更應當提倡新安全觀,促進國際社會民主化,”沈驥如說,“我們要在聯合國的框架下解決問題,不能是冷戰時代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那種‘世界革命’。‘大三角’合作不針對任何人,要在新安全觀的框架下,務實合作,漸進改革。”

  印度前總理瓦杰帕伊早在去年接受俄羅斯記者采訪時,就為“大三角”定調:一個公正和多極化的世界,是三國努力的目標。他的話得到了中、俄的響應。“我們只是想促進世界的多極化,只是想維護世界的公平發展,”俄羅斯官方一再強調,“中印俄三方將加強在國際組織中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和地區性威脅,保障世界和歐亞大陸的穩定。”

  (本報記者曹辛對本文亦有貢獻)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能源合作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周 杰 倫
無與倫比時代先鋒
端 午 節
快樂端午精彩圖鈴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