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統計局:統計誤差從20%降到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2日 17:42 南方周末 | ||||||||
本報記者 朱紅軍 □實習生 饒德宏 漢川市脈旺鎮造假事件,再一次敲響了湖北乃至全國經濟普查工作中嚴守數據質量的警鐘,此事在湖北省高層領導的關注下,得到了及時的處理。 但瑕不掩瑜,作為全國較早開展統計打假行動的省份之一,湖北省近年來取得的打假
5月22日,受湖北省統計局局長委托,該局法規處李陽處長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這是自漢川脈旺造假事件之后,湖北省統計局第一次全面、理性地回顧打假歷程。其間的艱辛、困惑、喜悅,或許可作為全國的一個標本予以解讀。 統計誤差從20%降到了2% 記者(以下簡稱記):湖北省啟動統計打假舉措是在什么形勢下展開的,實施效果如何? 李陽(以下簡稱李):近年來久治不愈的統計造假風最初源于1995年,當時全國鄉鎮經濟大發展、大沖關,由于缺乏相應的統計評估體系,滋生了虛報、瞞報現象,當時湖北省就一下子砍掉了600多個億的數字泡沫。 1998年湖北大洪水,國家對于當年全國的GDP增長有一個定量,湖北省定的目標是12%,但在那種情況下,完成起來比較困難,最后費盡周折還是完成了。但我們已經清醒地意識到統計數字中的水分問題,不改不行了。之后,省領導班子調整,新任領導對統計數字非常敏感重視,在各種場合強調數據質量,上面有了這個思想,統計打假水到渠成般啟動。 從1998年到現在,湖北的統計數字應該說一直朝著務實的方向,尤其是國家控制的規模以上工業數據。去年,國家的GDP有3.9%的誤差,而湖北只有2%,歷史上我們誤差率曾經達到20%。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現各市州GDP匯總數小于全省核算數的局面。這是天壤之別。 記:具體打假舉措上都采取了什么手段? 李:首先,1998年以前,省統計局專設一考核處,用于考核各個縣市的經濟指標,評選百強鄉鎮、十強縣市、500名企等,為了爭這些榮譽、稱號,下面爭來爭去,數字難免玄乎,1998年果斷地撤掉了這個處和相應的指標評比。 其次,以前統計數字一直是自下而上,逐級匯報,現在多了自上而下的審核制度,地方報上來的GDP的數字,必須經過省里的審核通過才能公布。不是表面上的審核,而是就基礎資料、統計依據、方法的全面審核。工業多少、農業多少,省里會按照科學的方法和比例,會核算出一個合理的數據,如果發現不符合邏輯關系、不符合基礎數據,直接就卡。 再加上統計法的頒布,我們加大執法的力度,1998年以來每年處理造假案子平均都在上千件,我們處理過一個縣級市的副市長,就是1999年,廣水市一個副市長分管的鄉鎮出了虛報,這個副市長因此背了個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緊接著,又處分了一個正廳級干部,汽車集團的老總因為虛報而被免了職。這是在動真格,可稱大的跨越。 記:經濟普查工作中出現的黃梅、漢川這兩起造假事件,您覺得內在的原因是什么? 李:歸根結底是個歷史包袱問題,當造假形成強大的慣性,徹底杜絕一定需要時間。就我們掌握的資料看,漢川市脈旺鎮歷年個體經營戶這一塊一直穩定在十億元,以前是逐級上報,而這一次經濟普查國家要求逐戶調查,增大了發現幾率。類似的問題,說是漢川的個別現象不太現實,可能還會有。 經濟普查,國家對省里反復強調要務實,其實個體營業收入指標,就省里而言并不是特別重要的一塊,而對于鄉鎮而言,就不一樣了,關乎本縣的經濟排名。 另外,基層泡沫很大程度上是為官之道在驅使:我的前任現在是我的領導,他傳下來的泡沫我怎么去擠?最保險的方法就是順勢吹。我要是還有點堅持原則,就在這基礎上少增一點;我要想邀功請賞,就在這個基礎上再多增一點。 誰會主動承擔這個歷史負增長?所以說,打假無論全國,還是地方,都應通盤棋考慮。 統計體制呼喚垂直管理 記:漢川事件中,虛報數據之所以堂而皇之地躲過層層監督,地方統計局的監督審核功能似乎缺位? 李:這就牽涉到統計體制的改革問題。現在的情形是省統計局長管不了市統計局長,市統計局局長管不了縣統計局長,上下級關系是業務指導而非垂直管理,一個縣局的任命也好、提拔也好,都是當地政府說了算。實際上,一個地方的經濟水平,統計局長最清楚,但他不說實話,在領導造假時不堅持原則,管理體制不改,這樣的問題還會出現。 統計系統多年來一直在提,統計數字要想不受當地的干擾、行政干預,必須實行垂直管理,但談何容易。具體經費等困難就不說了,國外的政府不管經濟只管稅收,而我們的各級地方政府都有宏觀經濟調控的職能,管經濟就要有數字,如果垂直管理了,這一塊不好協調。 記:如果暫時管理體制的變革難以實現,有無折中的應急之道? 李:國家統計局已經想了一條,原來統計系統有三個調查隊,城市調查隊、企業調查隊、農村調查隊,這三塊一直是垂直管理的,現在更進一步,將三者合并了負責國家所要掌控的各地區的主要經濟數字。下一步,堅持統計下算一級的策略,各個市的統計由省統計局來獨立測算,省局由原來的審計服務變成直接干預,現在算都不讓你算,看你怎么虛報。如果偽造基礎材料,也有法子甄別,經濟發展有它的規律,比如工業企業,耗了多少電,燒了多少煤都可以間接折射你的實際生產狀況,你的工業增加值必須要和這些指標相對應相吻合才行。宏觀上把住關,微觀上進一步,虛報的空間就要相應地減少。 記: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某些鄉鎮一級的統計體系似乎處于斷裂和失控狀態? 李:是的,尤其是鄉鎮稅費改革后,行政架構發生大調整,很多鄉鎮連統計員都沒有,那統計工作怎么辦?最近省局決定,給每個縣下撥5000元用于基層統計的下鄉補貼。5000塊錢能有多大作用,但也只有這點經費。其實統計工作只有基層搞好了,源頭上準了,數據才不會失真。 統計經費需大幅增加 記:那么統計系統自身是否也存在障礙? 李:省市州這一級的問題不是很大,最大的問題在鄉鎮。舉個例子,比如黃梅縣造假,內在的因素其實非常多,黃梅縣統計局一共19個人,局級干部占了6個,司機、會計、辦公室、出納,這又占了五六個,真正收集資料、做統計報表的只剩5個人,平均每個人得對付三四個專業統計指標,相當難。 這個難還是可以克服的,最大障礙是統計經費,還以黃梅縣為例,這個縣局每年的經費缺口大概30萬元,要是找不回這30萬,就連正常工作都難開展,于是局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跑縣長、跑書記、跑各個部門四處化緣上。全國統計系統的經費還是1984年定的,由國家直接劃撥,平均一個縣局一年1.9萬元,20年沒變,就現在而言,實在是杯水車薪。財政好點的縣適當補貼,財政不好的縣根本不管,全靠局長個人能力。因此,統計經費乃至統計管理體制問題都要有一個變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