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艾嵐
國際問題的“內政化”
5月29日,法國舉行了全民公投,否決了《歐盟憲法條約》(簡稱“歐憲條約”)。這部去年10月簽署的《歐盟憲法條約》只是歐盟對其成立以來一系列基礎條約進行的重新整理和
匯編,其中新內容還不到20%,而且新內容主要包括設立歐盟“總統”和歐盟外交部長,擴大歐洲議會的權力,改革相關機構的表決機制,發展共同防務等。它的通過對普通民眾的生活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根據歐盟的相關規定,25個成員國可以選擇通過全民公投或者通過議會投票的方式來對該條約進行表決,包括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等國在內的10個國家選擇以全民公投的方式來對條約進行表決,其他國家則采用議會投票的方式來表決。
在法國之前已經有9個國家批準了歐憲條約,其中的8個都是采用議會表決的方式。5月12日德國聯邦議院以絕對多數批準歐憲條約,而接下來毫無懸念的參議院投票在5月27日的結果只是想進一步的游說法國民眾投支持票而已。西班牙在今年2月20日舉行全民公決高票通過了歐憲條約,成為歐盟成員國中第一個以全民公決的方式通過該條約的國家。
難道是法國人特別不喜歡歐洲一體化?可是法國是歐盟創始國,毫無爭議的歐盟核心國家,它與德國一直被認為也實際上是歐洲一體化的“發動機”。半個世紀以來,法國人為了實現“統一的歐洲”一直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從歐洲煤鋼共同體到歐洲聯盟,從50年前的6國到目前的25國,從最初僅局限于經濟合作到目前的政治、經濟、軍事一體化努力,關鍵的時候無不閃現著法國人的身影。
1951年法國外長羅伯特·舒曼正式公布了由后來被譽為“歐共體之父”的法國人讓·莫內起草的的“莫內—舒曼計劃”,在此基礎上誕生的《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堅實的第一步。
1989年6月,歐共體12國在馬德里召開首腦會議,通過了時任歐共體委員會主席的法國人雅克·德洛爾提交的《關于實現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的報告》,從此歐洲開始走上統一的經濟貨幣政策之路。這既是歐共體經濟一體化高度發展的表現,也是歐洲走向聯合之路非常關鍵的一步。
而這一次,擺在歐盟4億多民眾面前的這部《歐盟憲法條約》也正是法國前總統、現任歐洲制憲委員會主席吉斯卡爾·德斯坦心血的結晶。
法國精英的努力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而法國民眾也并不是天生就愛反對歐洲一體化,在此之前法國曾經對促進歐洲一體化的條約有過好幾次公投,比如1992年的旨在成立歐盟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2001年擴大10個成員國的《尼斯條約》和《阿姆斯特丹條約》均得以通過。
在重大事件上選擇進行全民公投是法國政治的慣有傳統,然而這一次公投在很大程度上還被認為是總統希拉克的一次政治“賭博”。法國政府決定采用全民公投的方式來表決歐憲條約,希望借此來挽救民眾對他和他任命的拉法蘭政府的支持。但是,他沒有料到的是,正如歐洲問題專家吳貽康指出的那樣,正是這樣的一次機會,讓法國民眾將國際問題“內政化”,把由于法國政府的經濟改革措施遇阻,失業率高達10.2%的國內現實遷怨于歐盟憲法條約,以表達對當今政府的不滿。
尚未消化的歐盟東擴
由此看來,將這次投反對票的原因歸于法國的民族特性的看法是有失偏頗的,說法國人愛唱反調、一點虧都不愿吃、素來喜歡我行我素的看法,未免有些情緒化和不著邊際。同樣的,如果說僅僅把法國政府當下的“不佳業績”看成問題的全部,恐怕也是過于表面化了。
歐憲條約被法國否決,看起來是有偶然性的,而實際上這是一種必然。即便法國沒有否決,荷蘭、英國、丹麥等國家也很有可能將其否決,就像傳言英國首相布萊爾說過的一句話那樣:如果法國人會說“不”的話,英國人會不說。法國這次的否決恰恰把歐憲條約背后隱藏的難題給暴露了出來:去年歐盟的急遽東擴還完全沒來得及消化。德國《明星》周刊也明確的指出這一點,像法國這樣的富國是擔心新加入的窮國來分走財富的。
擴大歷來是歐洲政治一體化的重要一環,去年5月1日完成的第5次東擴是歐盟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大,從15個猛的增加到25個,地域上也由西歐真正的走向東歐,可以算是冷戰后歐洲分裂的歷史結束的標志,意義深遠。然而,由于這些新成員國與老成員國在經濟、社會等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歐盟擴大后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難正是如何幫助他們融入歐盟這個大家庭,而不是產生一部歐盟憲法。
據歐盟資料顯示,10個新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原歐盟15國總和的5%,2004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有1.07萬歐元,是歐盟老成員國平均值的46%;新成員國2003年的平均失業率達到了14.3%,遠遠高于歐盟8.8%的平均值。
政治上的差距也是不容忽視的。雖然所有的新成員國都與老成員國一樣,是實行議會民主制的政治體制。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東歐國家,尤其是原蘇聯控制下的國家民主建制時間并不長,政治體制仍有諸多不完善的地方,民眾的民主訓練也還有欠缺。
這諸多因素決定了整合消化的過程不會是很短暫的。也許正是需要歐盟憲法來構建一個好的運作機制來加快整合消化的過程,但也許這一次法國的否決并可能使歐盟憲法的議題長時間擱置的事實,正如區域國際關系專家龐中英指出的那樣,恰好給歐盟各國的精英和領導層有次冷靜而深刻的反思時間,也給各新成員國與各老成員國之間的整合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所以,雖然對這次法國的否決,那些贊成歐洲一體化進程的人們感到很失望,覺得受到了重大的挫傷,但卻不失樂觀。作為觀察者的龐中英、吳貽海也表達了這種樂觀的態度,他們認為,歐洲一體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類似目前這種困難和挫折,歷史上并不缺乏。
1954年,法國國民議會否決了歐洲防衛共同體條約;1965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反對把歐共體內部的決策機制從一致通過改變為多數贊成;1992年,丹麥全民公決中否決了旨在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1996年,歐盟對爆發瘋牛病的英國實施牛肉禁運,作為報復,英國時任首相約翰·梅杰宣布,英國將采取“不合作政策”,阻撓歐盟的決策過程;2001年,愛爾蘭選民投票否決了有關歐盟憲法和歐盟擴大問題的《尼斯條約》。最終這些困難最終都通過各種方式得到妥協或化解,歐洲一體化進程得以穩步推進。
當精英政治遭遇“民主赤字”
然而這幾代政治精英們對“大一統歐洲”的宏偉藍圖的孜孜追求定將最終得出勝利之花么?英國《衛報》問了一句:羅馬帝國都沒有成功,為什么這次會是例外呢?
實際上歐憲條約是歐盟走向一體化“超國家”組織的非常重要的一次努力。是繼經濟一體化程度已經非常之高,甚至歐盟內部的一些邊界都已經模糊化的前提之下,試圖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向前邁步的關鍵舉動,可以說歐憲條約正是寄托了歐洲人一統河山的光榮與夢想。
推進政治進程的努力往往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將一個國際組織憲政化的努力更是超乎尋常。2002年當歐盟15國首腦在布魯塞爾聚會討論歐盟憲法的誕生問題時,人們興奮地將其喻為1787年發生在北美的那次13州的制憲會議,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正是在那個會議的基礎上誕生的。難道“歐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也是可期待的么?然而人們可以輕易的說出歐洲大陸這些國家(Nations)間的異質性與當年北美大陸的州(States)間的同質性之間的巨大差別,而且與當時精英政治還在政治領域占據絕對優勢的情形相比較,大眾政治,即草根民主已經在當代深入人心了。
政治藍圖從來都是精英人物的設計,普通大眾關心更多的是與自己利益相關的“柴米鹽油”,飽受民主精神熏陶的歐洲民眾,天生的會對這些宏大敘事的“光明遠景”保持警惕和懷疑;也正是這些藍圖、這些遠景可能會對他的工作機會形成挑戰,可能會對他的福利計劃產生沖擊,他完全有理由保持警惕和懷疑。
目前25個議會民主制的國家的政治精英們希望推動歐洲政治一體化,這個憲政化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便是授權的問題,也就是合法性(legitimacy)的問題。這次法國公投否決的正是政治一體化的重要努力,其深層次的根源正是歐盟憲政化“合法性”不足的問題。這也是所有的國際組織面臨的普遍的問題,這些組織毫無例外都是政治精英們構想出來并努力推動發展的結果,普通階層的支持從來都是缺乏或者不足的;所以當它們試圖在政治領域里有所作為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凸現出來。
去年大規模的擴充使得效率與公平的矛盾尤其突出,雖然歐憲條約中關于擴大歐洲議會權力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對一直以來的“民主赤字”的一種補償;但事實上,這個條約的真正宗旨卻是“簡化決策過程”,“提高行動能力”。而效率與公平之爭的背后實際上隱含的還是“精英政治”與“草根民主”的對立問題。
與德國在歐盟經濟一體化上的重要影響力相比,法國在政治一體化上則一直擔綱旗手。推動政治前行的努力本身卻遭遇了政治合法性的危機,意味深長;或許正是“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這樣的帶有民族國家主權訴求的意識覺醒,在喚醒歐洲人共同主體意識的同時,也強化了本國意識:“法國是法國人的法國”、“德國是德國人的德國”……區域的一體化對區外強調主權,對區內卻強調成員主權的“讓渡”或曰“共享”,這中間的悖論恐怕會讓歐盟最終更類乎“歐洲聯合國”(United Nations of Europe)而不是政治精英們設計的“歐洲合眾國”。又或許,僅僅是“歐盟”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