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英國《經濟學家》
如果沒有以下兩點,印度經濟的表現堪稱出色:
首先,自1991年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印度經濟每年平均增長6%,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按購買力平價折算翻了一番。然而,印度無法沾沾自喜:它有超過2.6億貧困人口,4歲以
下兒童將近半數體重不足。
其次,印度與中國作比較不可避免。中印兩國邊界線長達3500公里,人口都超過10億。然而,中國的經驗證明,規模龐大不會成為迅猛增長的障礙。正如印中對比調查所顯示的那樣,用衡量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的幾乎每一個尺度衡量,中國都比印度做得好。
與中國近10%的增長率相比,印度6%的增長率固然可喜,卻相形見絀。
奇丹巴拉姆與他的幾位同僚痛苦地感受到了“中國模式”。奇丹巴拉姆描述了最近一次財政部長會議上的情形。奇丹巴拉姆說,中國政府財政部長發言時,看著他說,中國自1980年以來累計接受外國投資5000億美元。他那一瞥可能意味著,印度接受的外資不足中國的1/10。
問題不止于此:印度整體投資不足。用當地標準衡量,投資熱正在形成,但投資額僅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而在經濟規模是印度將近2.5倍的中國,投資額超過GDP的40%。這種差距在道路、海港、機場和電力供應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尤為明顯。
在吸引新投資方面,印度存在兩個主要障礙:一是阻礙商業發展的各種規章制度;二是使政府公共開支幾乎沒有多少回旋余地的財政赤字,占GDP大約10%。
本年度預算將考驗總理曼莫漢·辛格所屬國大黨領導下的政府是否能夠應付上述挑戰。政府毫不吝惜地在基礎設施、教育和醫療衛生等領域增加投資,還在簡化稅收系統。奇丹巴拉姆明白,增加中央政府稅收的關鍵不在于提高稅率,而是增加納稅人的人數。政府打算今年4月在全國范圍內推出一項由各邦政府征收增值稅的措施。如果中國二十世紀90年代的經驗是一種指南,那么,這將是另一項充滿希望的舉措。
這是印度不可能像中國一樣的原因:中國可以在沒有激烈政治競爭的情況下實施改革,而印度卻需要掩飾改革與現行法律之間的矛盾。(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