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長北氣田 殼牌石油欲通吃中國天然氣產業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2日 15:31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林凡 上海報道 殼牌正在中國天然氣市場全方位推進。 皇家殼牌石油公司5月17日宣布與中石油聯手,共同開發長北天然氣項目。該氣田位于陜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是殼牌在中國的首個陸上天然氣田項目,整個項目周期的開發
這項中國陸上天然氣勘探開采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宗外國投資,也是殼牌一周內作出的第二項重大投資決定——就在此前的5月11日,這家世界能源巨頭宣布與杭州政府合作,共建該市天然氣管網,首次進入中國的城市燃氣市場(見本報5月16日報道)。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兩項投資正好分屬天然氣市場鏈條的最上游(開采)及最下游(零售)。 醞釀已久 長北氣田是殼牌在中國的第一個陸上氣田開發項目,“我們之前做了長時間細致的調查評估。”殼牌中國新聞發言人栗陸莎說。 事實上,殼牌的長北天然氣項目醞釀已久。中石油有關人士表示,早在1999年,殼牌和中石油就簽署了共同開發長北氣田的協議。當時訂立的是一個綜合開發協議,合同條款包括了上游的天然氣開采、中游的輸氣管鋪設和下游的天然氣銷售等。但由于種種原因,項目一直沒有正式啟動。 栗陸莎稱,本次合作以1999年的協議為基礎,但是內容有所修改。目前簽的這份合同只包括上游部分的勘探開采。 根據雙方上周二聯合發布的公告,長北天然氣項目周期的開發成本約為6億美元,依照5月17日雙方簽署的《產品分成合同》, 殼牌公司作為作業者同承包商簽署了鉆井合同和工程總包合同授標意向書。其中包括將于未來10年完成的50個井口鉆探工程、中央處理設備及接駁喉管的工程費。長北氣田氣儲量約為500億平方米,殼牌將擁有該氣田未來20年天然氣產量的一半。 中石油對外合作項目經理部總經理閆存章在簽約儀式上說,長北項目是目前最大的中外合作陸上勘探與生產項目。在項目的總體開發方案獲批之后,這一項目的建設將立即開始。該氣田預計在2007年開始向北京、山東、河北和天津的市場供氣,為北京奧運會提供清潔能源。2007年產量預計為15億立方米,到2008年預計將增加到30億立方米。此前,中石油已經建成了一條向北京輸送天然氣的管線,第二條陜京管線正在建設,將于2005年8月前投入運營。 全線布局 從參股杭州天然氣管網建設到和中石油合作開發長北氣田獲得50%的氣源權益,殼牌在中國天然氣產業鏈的最上游和最終端都找到了突破口。 殼牌中國勘探與生產有限公司總裁麥一偉稱,殼牌的基本戰略是希望在天然氣一體化項目上有所增長。分析人士認為,包括殼牌在內的外資石油公司急欲分食中國快速增長的天然氣市場,為此,加速推進在該領域產業鏈的上下游一體化戰略布局是題中應有之義。 殼牌中國新聞發言人栗陸莎表示,雖然本次與中石油所簽訂的合同只涉及到天然氣的勘探開采,但是期待在該項目上有更多的合作機會。“我們當然有興趣和中石油進一步合作,參與中游的管道建設和下游的市場開發。”她說。 目前,外資大規模進入中國天然氣產業的政策障礙已不復存在。國家發改委去年明確表示,中國政府將繼續促進油氣領域的對外開放。包括天然氣勘探開發、城市天然氣終端銷售等在內的六大領域都歡迎外資進入。其中,天然氣產業上中下游全環節對外資開放。 此前,盡管在陸上天然氣勘探開采技術明顯遜色于國外同行,中國企業通常還是傾向于單干。而“國家有話在先,創造了合作的機會。”東方油氣網專家林鴻棟說。 截至去年底,殼牌在中國投資達30億美元,今年還計劃在包括天然氣在內的各項業務投資5億美元。與此同時,其它的外資公司也在尋求在中國天然氣市場發展的可能性。來自業內的消息稱,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菲納埃爾夫集團正在和中石油就聯合開采中國的蘇里格天然氣田進行接觸。 引進技術與能源安全 中國在天然氣領域對外開放的積極態度體現的是對天然氣開采技術的迫切需要。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中心有關專家介紹,在天然氣勘探開發領域,目前中國天然氣已經形成的氣區主要集中在海上和西部地區。資源探明儲量低,但發現潛力大,同時勘探開發難度也很大、技術水平要求高。加快天然氣勘探開發不僅需要加大資金投入,也需要加快引進國外先進的勘探開發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 實際上,對于中國正多方努力保障的能源供應安全而言,利用跨國公司的先進技術和雄厚資金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中國能源網CIO韓曉平指出,由于開采技術薄弱,陸上天然氣資源不能很好發掘,目前僅靠國內企業自身已經不能滿足天然氣的供應。利用國外先進的技術,不但有利于降低開采成本,提高資源利用而且有利于降低下游氣價。 據韓曉平介紹,以煤炭開采技術為例,中國國有企業煤礦資源采出率平均在30%左右,民營企業的采出率只有10%-15%,造成大量資源浪費,而國外的采出率可達75%。 “哪怕是讓國外公司控制一部分資源,如果采收率提高了,最終得益的是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韓曉平表示。 專訪 殼牌天然氣及發電業務首席執行官琳達·庫克 “天然氣業務將在中國迅猛發展” -本報記者 勾新雨 實習記者 劉述娥 北京報道 在政商要人云集的本屆北京財富論壇中,琳達·庫克是僅有的兩個來參會的女性企業家之一,做技術出身的她現任殼牌集團執行董事兼天然氣及發電業務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5月17日上午,她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說:“我熱愛能源行業,因為從事這個行業需要技術上的素養,也需要政治上的技巧,這讓我感到興奮。” 今年4月,殼牌出售了在英國、荷蘭、墨西哥、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的10座發電廠,其中中國福建省的湄洲灣電廠亦在其列。業界認為,這預示著殼牌將逐步剝離輔業、回歸石油等核心業務。 發電業務正是琳達·庫克所管轄,她說,出售了一家發電為主的國際化公司中的大部分企業,只是正常業務組合的一部分,過去我們出售過幾十億的資產,這并不意味著完全退出發電領域。發電是業務之一,但不像以前那樣重要了。我們目前正在謀求在日本、韓國建立發電廠,并利用新技術煤氣化技術,把煤轉化成氣來發電,這個更加環保。 據她介紹,這其實是和集團的戰略調整有關,集團現在偏向發展上游業務和盈利性強的下游業務。殼牌今年共投資150億美元,其中120億美元是投向上游的,盈利性強的下游產業也很重要,包括煉油、零售、潤滑油等,因為其在產生現金流方面,力量非常強勁。 對于中國市場,琳達·庫克抱有濃厚的興趣,她說,我今年這是第三次來中國了,現在殼牌已經在中國累計投資了30億美元,今年預計將投資5億美元。她不斷強調一個觀點,“中國需要實現能源的多元化構成”。 這就與琳達·庫克主管的另一個業務聯系緊密了,她興奮地說,能源市場對石油的年需求增幅是2%,天然氣是3%,而液化天然氣是7%至10%,殼牌在液化天然氣領域中已有30年歷史,去年世界上有30%的液化天然氣都是由殼牌及其合資公司生產的。目前,天然氣在中國能源結構中僅占3%, 而在2010年將達到10%或更高,其中一半將由外資生產。 琳達·庫克顯然對與中石油共同開發中國西北部的長北氣田的項目充滿信心。 琳達·庫克說,殼牌將推動中國的天然氣開發和進口工作,殼牌是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的公司。廣州建有中國第一個液化氣進口碼頭,在六家外方投資者中,殼牌是最大的股東。 琳達·庫克也對中國市場表現出了憂慮。她說,在中國關系很重要,包括與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建立的關系。但事情總沒有那么容易的,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把這個有效的關系網建立起來。另外,中國的能源部門還處在發展階段中,這個部門的體制還不是很成熟,我們需要調整自己。 但她仍然認為,中國的機遇巨大。她說,我們在中國有很多的大型投資,比如在廣東惠州與中海油投資達43億美元,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合資項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化產業基地之一。 琳達·庫克所說的惠州項目于去年7月份經國務院批準,今年年底工程將全部建設完成并投產。這個項目包括80噸乙烯和1200萬噸煉油兩大項目,惠州當地政府為此爭取殼牌的到來,已經努力了十幾年。2010年該項目及其帶動的產業將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GDP500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新惠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