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零售業巨頭們在海外擴張異常迅猛,但零售業仍然是一個非常本土化的業務,如何化解全球化和地區差異的矛盾,采取何種方式迎合非本土市場的需求,困擾著零售巨頭進一步的發展。
英國零售業老大特斯科(Tesco)2004財年的稅前利潤上升21%,達20億英鎊(合38億美元),銷售額上升12%,達370億英鎊,位居美國沃爾瑪和法國家樂福之后,鞏固了其作
為全球第三大零售商的地位。現在,特斯科公司正在更加努力地推動其全球業務的擴張,盡管這對于零售商來說是很危險的事情。2004年特斯科的海外銷售額上升了13%,達76億英鎊,其中60%來自泰國、韓國、愛爾蘭和匈牙利,在這些國家的投資回報率已經超過了15%。去年7月,特斯科還收購了中國樂購連鎖超市50%的股權。
但是,特斯科的老板——特里·萊西也指出:“在全球各地,零售業仍然一個非常本土化的業務。”他認為,建立全球零售業務可能會耗費“幾十年的功夫”。對于特斯科這些已經在國內贏得聲譽和市場份額的零售商來說,全球化還是一個陌生的領地。盡管世界已經逐漸習慣了一些無所不在的全球性品牌——麥當勞、大眾汽車和可口可樂,但是零售商——尤其是那些面向日常家庭需求的零售商還是在吸引本國以外的消費者方面進展得非常緩慢。
去年創下2850億美元全球銷量的沃爾瑪也在努力向海外擴張。但是,在沃爾瑪為數不多的海外市場,銷售業績卻不甚理想。自沃爾瑪1999年在英國收購了阿斯達以來,它在英國的銷售額就一路下滑。在德國,沃爾瑪遇到了勁敵——阿迪廉價超市連鎖店,后者以價格優勢著稱,為了節約成本,很多商品不用包裝就可上架,因此盡管阿迪提供的商品數量不多、價格也不高,但其薄利多銷的競爭優勢也使沃爾瑪難以招架。在日本,沃爾瑪在日本的控股公司Seiyu的虧損額連年上升。沃爾瑪“日日有低價”的營銷策略在日本卻似強弩之末,因為日本人不相信價廉物美,他們認為低價商品的質量肯定沒有保障。
全球零售業三大巨頭中,家樂福國際化程度最高,它不僅最早走出國門,而且現在已經在30多個國家有分店。比起剛剛走出老家10余年的沃爾瑪,家樂福顯然更懂得如何迎合非本土市場的需求。家樂福常常調侃沃爾瑪的例子就是:1997年,沃爾瑪對歐洲市場發動了首輪進攻,買下德國超市集團Wertkauf,但一直到2003年,這家超市仍在虧本經營。
但是近年來,占家樂福總銷售額近50%的法國本土市場表現不佳,而家樂福又基本上是借用國內的豐厚利潤來推動它在全球的拓展。上個月,家樂福宣布2004年的凈利潤下降了15%,已經下滑到14億歐元(合18億美元)。為了穩住家樂福在法國乃至歐洲市場的陣腳,家樂福前首席執行官伯納德去年不得不宣布,考慮出售那些銷售總額在10億歐元以下、表現欠佳的業務單元。2月份剛剛晉升為家樂福首席執行官的約瑟·路易斯·杜蘭稱,如果家樂福無法在當地成為三大零售商之一,那它就將退出這個市場。3月10日,家樂福宣布,公司已簽署協議,向日本競爭對手永旺售出其在當地的8家店鋪,向墨西哥競爭對手Chedraui售出其在當地的31家店鋪(包括今年即將完工開張的2家)。
盡管這些零售業巨頭在國外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到目前為止,似乎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有放緩海外開店步伐的打算。英國《經濟學家》的文章分析指出,當零售商在國內達到某種規模和地位時,向海外擴展的誘惑力將變得很大,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國內的規模過大,他們還將因此受到國內監管部門和工會的譴責。
在法國,《加蘭德法》禁止零售商們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商品,其初衷是為了保護一些小店不被家樂福等零售巨頭擠垮。但幾年來,LeClerc、阿迪和LeaderPrice等僅出售自有品牌商品的超低價折扣超市的出現,改變了法國的零售業格局。由于《加蘭德法》并不適用于自有品牌商品,超低價折扣商能隨心所欲地降價,他們以低于家樂福的售價吸引走了大批購物者。美國和英國也有類似的反壟斷法,這令零售業巨頭的日子越發不好過。
為了能繼續占領本國市場,沃爾瑪正努力擴展到那些不是很受歡迎的國內領域,比如那些不太喜歡大型超市、工會勢力較強的州或市(如紐約市)。在美國,沃爾瑪是一個非工會企業。最近幾個月來,沃爾瑪和食品和商業工人聯合工會的斗爭如火如荼。后者目前正在啟動一場名為“醒醒吧,沃爾瑪”的基層運動,意在攻擊這家零售商過去在工資和平等就業機會等問題上所采取的做法。(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