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世行發表年度報告 發展中國家抗風險力面臨考驗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8日 01:27 中華工商時報

  □本報記者 徐翼 程凱

  世界銀行發表年度報告《2005年全球發展金融》 

  4月6日世界銀行發表的年度報告《2005年全球發展金融》指出,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達到3.8%,為4年來最快;發展中國家增速超過高收入國家,收益得到廣泛分享———200
4年所有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地區增速都高于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但與此同時,世界經濟正在減速,經濟增長周期已經觸頂,全球失衡狀態不斷膨脹,尤其是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高達6660億美元,使發展中國家的收益很容易受到與調整相關的風險的影響。

  外國直接投資對發展中國家信心大增

  支撐全球強勁表現的主要因素是美國的穩固增長和中國、印度、俄羅斯的迅速發展。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速度達到創紀錄的6.6%,是得益于有利的全球經濟態勢的鼓舞,得益于數年來國內政策改善的支持。其結果是,2004年流入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流量達到了上世紀90年代金融危機以來從未有過的最高水平。

  報告顯示,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凈私人資本流量,包括債務和股本資金,在2004年增加了510億美元,達到3013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FDI)凈額在2004年總共達到1655億美元,增加了137億美元。發展中國家本身繼續增加資本輸出,配合加強他們的經常項目平衡,在2004年達到順差總額1240億美元。發展中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出額在2004年據估計上升至400億美元,比2002年的160億美元有所增加。資本流出的大部分來自于接受大部分私人資本流入的同一些國家,即巴西、中國、墨西哥和俄羅斯。

  “資金流動的復蘇是一個受歡迎的跡象,表明市場恢復了對發展中國家的興趣,同時也證明許多國家的基本經濟要素得到了實質性的加強。”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說,“但是,我們也應牢記,目前存在的全球金融失衡形成了風險,即無程序的匯率波動、利率上漲,很可能對這些收益構成威脅。發展中國家需要對調整做好自身準備,有些調整可能是突發性的。”

  世界銀行發展預測局局長尤里·達杜什說:“歷史已一再證明,金融危機往往使市場和政策制定者措手不及。金融危機往往使市場和政策制定者忽視預警跡象和行動過分,進行調整時超過實際需要。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關鍵的問題是,在全球態勢不太有利和不太穩定的情況下,過去兩年出現的資金流量復蘇是否能夠持續。”

  全球緊縮態勢考驗發展中國家恢復能力

  目前全球復蘇的特點加大了發展中國家前進道路上面臨的部分風險。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大幅增加,已相當于美國GDP的5.6%,這就意味著發展中國家從總體上經常項目順差正在日益擴大,在2004年相當于他們GDP的2%。對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部分順差在2004年被用于增加外匯儲備積累。2004年發展中國家擁有的外匯儲備增加了3780億美元,據估計已達到空前的1.6萬億美元。其中中國擁有6100億美元,印度1250億美元,俄羅斯聯邦1140億美元。

  對于大多數國家,儲備積累是降低外部脆弱性和提高信用度的一種理智的戰略的組成部分。對于少數積累了過多儲備的國家也有風險,主要來自匯率變動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財政成本,因為需要借本幣來抵消儲備增多。其結果,高儲備國家可能需要重新評估是否繼續進行儲備積累,以及這樣做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全球緊縮態勢也突現了債務負擔增加造成的脆弱性,這是過去10年間引發金融危機的核心原因。《2005年全球發展金融》注意到一個好消息,即,隨著外債總量指標下降,許多發展中國家改進了他們的外債管理能力,積極主動采取措施來解決過去曾引發危機的薄弱環節。但是,一多半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外債負擔都有所增加,而且在許多國家,內債額也出現大幅增加。雖然從借外債轉向借內債可以增強對外部沖擊的抵御能力,但是也帶來可能出現過度借債或監管不當的風險。

  報告的主要作者、同時也是世行金融部經理的杰弗里·路易斯說:“盡管對這些風險不應過分夸大,但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制定者需要牢記在心。只要經濟態勢保持有利局面,加強財政狀況和利用低利率進行債務重組的努力就應繼續下去。從以往金融危機中得到的教訓仍很清楚———過度借債,無論是外債還是內債,都是有風險的,而且一個方面的問題很快就會外溢到另一個方面。”

  報告注意到,發展中國家在2004年的經濟表現令人鼓舞,是與這些國家采取良好的政策一致的,這些政策包括開放貿易和投資、采取審慎的財政態勢和保持匯率靈活性,所有這些都使這些國家的信用質量得到改善。報告爭論說,這些政策對發展中國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應該保持下去。

  經濟適度放緩對除南亞和中東北非之外地區有益

  《2005年全球發展金融》預測,全球增長率在2005年將放緩至3.1%,原因是美國利率提高、財政緊縮以及歐元實際有效升值25%的影響。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的需求降低,預計將會使其增長率在2005年放緩至5.7%,但仍然保持在近期的增長趨勢之上。

  在發展中國家相對活躍的增長中,率先的是東亞、南亞和東歐中亞,這三個地區2004年GDP增長分別為8.3%、6.6%和6.8%。東亞地區預計2005年和2006年會出現增速放緩,但只會分別降至7.4%和6.9%。高石油價格推動了俄羅斯的增長,促進了東歐中亞的經濟發展;他們的增長率從總體上2005年預計為5.5%,2006年預計為4.9%。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增長率預計在2005年和2006年會出現放緩,但只是適度放緩。

  但報告也指出,南亞和中東北非地區是2004年惟一出現增速放緩的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地區。盡管南亞2004年的增長率為6.6%,但比上年的7.5%仍有所降低。中東北非地區的增長率也在2004年從上年的5.5%放緩至5.1%。因此,全球經濟的適度放緩是否給這些地區帶來收益尚有待觀察。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抗風險能力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健力寶事件
2005中超聯賽揭幕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最新汽車電子雜志
漫畫版《紅樓夢》
安徒生誕辰200周年
京城1800個樓盤搜索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