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經濟復蘇乏力的歐盟,經濟學家總能找到很多鮮活的實例加以抨擊。比如,18%的歐盟成員國青年無法找到工作,再比如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在開放勞動力市場上無所作為,還有新老成員國就人才自由流動問題產生了不小的分歧。
3月底,歐盟春季首腦會議針對經濟復蘇給出了一個還算合格的答案。25個成員國決定重啟旨在刺激歐洲經濟增長和增強歐洲國家競爭力的“里斯本戰略”,而且順利通過了所謂
的“增長與就業計劃”。值得關注的是,歐盟委員會的部分官員紛紛強調,只有進一步開放勞動力市場和服務領域,推動歐洲小企業蓬勃發展,才能徹底改善歐盟經濟躊躇不前的尷尬現狀。如此看來,歐盟將經濟復蘇的希望寄托在逐漸興起的小企業身上。
事實上,最近幾年來,歐洲一些大公司總是通過裁員來保住利潤,或者直接將各種業務“外包”到勞動力價格更為低廉的亞洲國家,倒是新興的小公司成了吸納失業大軍的“強力海綿”。根據歐盟委員會的估算,在歐洲每年成立的200萬個新公司中,90%的雇員人數少于5名,而其中1/3都是由失業人員創建的。經濟學家瑪麗亞·諾瓦克指出,幾乎所有新職位都是小公司創造出來的。
由于新興小公司部分緩解了就業壓力,對經濟增長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歐盟為此多次呼吁各成員國加大對小公司的資金支持。從2001年至今,歐盟委員會致力于推動各成員國開展小額信貸服務,目的是填補歐洲各家銀行不愿向低收入家庭或者失業者提供貸款而造成的空白,規模也從最初的35億歐元逐漸增加。前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曾經明確表示,小額信貸在歐洲的活動空間是巨大的,而且有效解決了相當一部分歐盟居民的信貸需求。Adie是由歐盟以及幾家銀行共同建立的小額貸款專門機構,現在每年為將近6000家新公司提供創業資金,它發放的貸款平均幫助每家公司多創造了1.2個就業機會。
各成員國也從放寬各種限制政策中嘗到了甜頭。法國推出了公司在線注冊服務,而且取消了對私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要求,法國中小公司因此蓬勃興起。2004年法國新成立的公司多達22.4萬家,比2003年增加了12.5%。世界銀行在名為《商業2005》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法國開辦公司的手續已經降到了7個,所需時間也由過去的49天減至8天,法國因此成為全球10大創辦公司最容易的地方之一。
作為歐元區內的另一大經濟體,德國也放寬了針對木工、美發等行業的商業啟動規則,致使去年德國境內的新增企業達到96萬家,比2003年高出18%。一些新興的服務行業正在德國悄悄興起,凱澤斯勞騰市的居民卡爾-亨茨·格爾曼,就推出了頗受歡迎的“DOGTAXI”,專門運送要出遠門的寵物狗。
新一屆歐盟委員會成立后,新上任的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一直強調促進歐洲小企業的持續發展,而負責競爭事務的歐盟委員會委員內莉·斯米特-克魯斯已經準備游說各成員國給予小公司更多的資金支持。據報道,歐盟計劃向小公司提供更多的研發經費,理由是這些小公司才是推動技術革新的主導力量,而很多大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從政府手中得到更多的補貼和如何購買小公司的先進技術上。
另外,在去年5月1日,捷克、匈牙利、波蘭等10個國家正式加入歐盟,后者數年來大力推動的“大歐洲”戰略又向前邁進了一步。但是,如果解決新老成員國之間的勞動力流動問題是歐盟需要妥善解決的一個現實難題,單單通過提升小企業吸納就業人口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根據過去達成的協議,在新成員國正式入盟后的7年時間中,老成員國有權對新成員國居民在其境內打工及居住實行限制措施。美國《商業周刊》的一篇報道說,失業問題嚴重的德國和奧地利率先表示要采取相關限制措施,其他老成員國隨后紛紛跟進。據報道,荷蘭把新成員國的工作許可證削減到2.2萬個,而丹麥、瑞典等國也出臺了一些不利于新成員國居民打工和定居的法案。
不過,美國《商業周刊》的一篇文章指出,老歐盟國家扎緊就業“籬笆墻”的做法對歐洲經濟復蘇來說是弊大于利,歐盟內部就業人口的低水平流動對新老成員國的長遠經濟發展不會有任何好處。英國《金融時報》也曾援引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一篇報告說,擴大后的歐盟所面對的最大考驗之一,就是如何在未來幾年乃至數十年中應對外來移民帶來的挑戰;如果歐洲社會能夠成功應對這一挑戰,外來移民會使歐洲更加富強,反之則可能造成生活水平下降和社會分化。(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