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印度爆發了國際收支危機,外匯儲備僅夠維持兩個星期的進口支付,剛上臺不久的拉奧政府不得已用黃金作抵押,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換回了28億美元的緊急貸款。
這次危機促使拉奧政府下決心進行經濟改革。此后,雖然印度政府更迭頻繁,但是經濟改革的基本方向沒有改變。
印度經濟改革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應對國際收支困難,因而,最初它的政策選擇都是圍繞著如何改善國際收支狀況。之后,隨著時間推移,改革的范圍和力度逐漸擴大和加深。
簡單地說,印度經濟改革的進程,就是通過引進外資、擴大出口使經濟從封閉走向開放,而后是放松對國內經濟的管制,推動經濟的自由化和市場化。
在貿易政策領域,過去服務于進口替代的發展戰略轉向了以促進出口增長為目標,盧比被大幅貶值,以爭取盡快扭轉印度面臨的外匯危機;全面實現經常賬戶的自由兌換;大部分商品的進口不再需要進口許可證,并大幅削減進口關稅;簡化進出口審批程序;對出口型企業提供更多的稅收刺激和金融服務。
在產業政策領域,新工業政策讓私營部門更大程度地介入重要經濟領域,并鼓勵企業參與國內、國際競爭,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益。對來自國外的投資也從過去的一概排斥到謹慎地利用,在34種最優先發展的工業部門,提高外商投資的參股率;產品全部出口的企業以及電力、石油提煉、計算機軟件領域允許外資企業獨資經營,并且享有較以往更大的經營管理權;允許有條件的大公司在國外發行股票和債券。印度最大的軟件企業之一的信息系統公司(Infosys)、Wipro軟件公司等,就是最早在美國上市的一批印度高科技企業,這不僅使它們獲得了寶貴的資本,而且也使它們的管理實現了與國際接軌,促使它們更早走向成熟;允許外國機構投資者和印僑在印度股票市場購買股票。
這些政策最終都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印度的GDP在整個90年代平均增長率為6%左右,2003年~2004年更是實現了8.1%的增長。更高的經濟增長水平,又吸引了更多的外國投資,從而使外國投資、生產率提高、經濟增長之間進入了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