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脫韁全球經濟受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8日 03:45 第一財經日報 | |||||||||
繼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四月份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周三達到每桶56.60美元的價格,創下了一個月原油期貨價格的歷史最高紀錄后,昨天(17日)原油價格再創新高,當天交易一度達到每桶57.50美元的高位。有分析人士認為,國際市場的原油價格正在經歷一場“結構性的轉變”。 創下新高的導火索,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此前一天同意將每日開采量最高限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在起草的《世界經濟展望》預測,今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將為4.3%,雖然低于去年的5.1%,但全球經濟仍然處于擴張期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也進一步說明,去年石油消費迅速增加的勢頭今年將會繼續。在這樣強大的需求剛性面前,供應一端給市場的仍然是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性。 先看儲藏量。今年用于石油勘探投資的增長僅為去年的一半,意味著世界石油的探明儲量的增長也不令人樂觀。儲存量被日益耗盡,而探明儲量增長日益放緩,其結果肯定是消費者對石油供應的安全感被不斷削弱。據IHS能源咨詢公司預測,自從1986年以來,石油探明儲量的增長,一直慢于消費的增長。另外,勘探成本也大大增加,目前發現石油多在深海地區,如2003年,70%的石油探明儲量中很大一部分又來自1000米以下的深海。 再看總供應量。據國際能源署兩周前的預測,面對每日8430萬桶的需求量,今年的供應量僅為8350萬桶。世界上主要的產油國中,非歐佩克國家產量約5000萬桶,超過60%。但是,近年來產量增加很少。而且,非歐佩克國家石油生產,也日益從北海和阿拉斯加這樣政局穩定的地區,向政局相對不穩定的地區轉移,加劇了人們對政治風險溢價的預期。在非歐佩克產油國中,產量越來越來自開采成本高的小油田,還有像包括加拿大的油砂礦這樣的地方。今年的每天石油需求量將增加180萬桶,非歐佩克國家的日產量將增加90萬桶,其中僅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就占了其中的六成。石油成為俄羅斯手中日益重要的一張王牌。 結果,原油相對集中在歐佩克國家。歐佩克國家產能有限,每日2960萬桶。但在這場消費國與一個壟斷性的石油供應組織之間的博弈中,歐佩克占據了主動。這些產油國中,有委內瑞拉和非洲的尼日利亞,加上中東地區的政局動蕩,石油的政治風險溢價因素相對放大了,成為國際投機者操縱市場預期的極好借口。 歐佩克國家中,沙特阿拉伯有“世界石油央行”之稱,它是世界原油價格從1999年的每桶10美元一路攀升至今天的57美元的主要推動國家。盡管美國和西方一再向沙特施加壓力增加石油產量,但沙特的閑置產能已經極其緊張,而且歐佩克中的伊朗和委內瑞拉兩大產油國反對增加產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警告歐佩克,必須增加閑置產能300萬到500萬桶,給予原油供應一定的靈活性,才能保證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 所有這些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性的基本面,成為對沖基金興風作浪的平臺。各種投機性很強的資金不斷涌入石油期貨市場,基于需求的不斷增長和歐佩克主宰原油價格的判斷,形成了一個能不斷自我說服的預期,持續推高期貨市場的油價。 但57美元并不是最高的,突破60美元在越來越多的分析人士看來“只是時間問題”。如果用通貨膨脹率調整,在1980年的石油危機期間創下的高位,用今天的價格達到每桶93.40美元,如果歷史重演的話,能源消費大國將不得不轉向替代能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