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承受之重 阿根廷債務重組難言是勝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7日 07:18 第一財經日報 | |||||||||
程實 2005年2月25日18時15分,阿根廷債務重組的債券轉換登記工作全面結束,3月1日,總統基什內爾宣稱至少有70%到75%的債權人接受了債務重組。3月3日,經濟部長拉瓦尼亞將這一臨時統計數字精確到了76%。就在阿根廷1月12日剛剛宣布債務重組方案之時,債務人和債權人的激烈角力似乎暗示著這將是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一場“博弈”,雙方的互不相讓使得
應該說,阿根廷此次債務重組總額之高、減債比例之大、新債券期限之長、利率之低,均可稱之為“前無古人”,然而果敢的基什內爾拋給債權人的政策菜單中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接受、要么放棄,甚至連討價還價的余地都沒有。而在1902年委內瑞拉拖欠債務的時候,德國、英國和意大利的炮艇就立刻封鎖這個南美國家的全部港口,直到委內瑞拉老老實實地履行了債務人還本付息的義務。以史為鏡,基什內爾這次果斷中略顯霸道的債務重組無疑是場政治上的勝利,這為他和他的正義黨轉戰秋季的立法選舉贏得了有力籌碼。 不過基什內爾勝利的喜悅是建立在50萬債權人的悲傷之上。七成左右的賬面價值就在一紙空文之下消失得無影無蹤,財富的再分配讓債權人無可奈何地為阿根廷而哭泣。 然而,該為阿根廷哭泣的人僅限于此嗎?阿根廷雖然借助債務重組減輕了負擔,但它也為此付出了潛在的代價,那就是國家信用的受損。《左傳》有言:“無信患作,失援必斃”,信用受損的阿根廷將很可能會被國際金融市場謹慎對待。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吃一塹長一智”的國際投資者不可能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多次。實際上,在過去的175年中阿根廷拖欠外債5次,巴西7次,委內瑞拉9次,可想而知,再次因為阿根廷債務重組感受切膚之痛的投資者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心有余悸。 而這正是阿根廷經濟“不可承受之重”。雖然阿根廷在過去兩年均體驗了8.8%的增長狂飆,但實際上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隨著閑置資源的逐漸枯竭,阿根廷經濟未來增長急需新鮮資本進行投資,在境外投資者大多退避三舍的時候,本國投資者1500億美元的境外資金能否選擇“回家”就成為成敗的關鍵,而正是這一關鍵因素的不確定性讓這場表面上成功的債務重組變成了一場賭博:如果內部投資能夠由17%上升到20%以上,基什內爾才是最后的贏家;如果事與愿違,整個阿根廷都將隨之遭受挫折。 也許,只有時間老人才知道這一負面影響將在何時凸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