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研究報告:長三角成跨國公司投資首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8日 13:45 東方早報 | |||||||||
早報記者 張明揚 商務部研究院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從跨國公司的投資區域選擇的企業數分布看,長三角以47%的壓倒性優勢,成為跨國公司投資首選。在外商對華直接投資(FDI)連年攀高、接連引發了“長三角VS珠三角”和“外資過!钡恼搼鹬H,商務部研究院發布《2005-2007年跨國公司對華產業投資趨勢調研報告》,對跨國公司今后三年對華投資進行了預測。商務部
長三角“一騎絕塵” 報告指出,跨國公司選擇投資地點考慮因素中,首先考慮的是地方政府的各種優惠政策連續性和兌現度,其次是政府的辦事效率與透明度。 報告顯示,從投資區位變化趨勢上看,長三角、環渤海灣地區、珠三角三地區將是跨國公司未來三年直接投資首選地區;跨國公司對西部投資主要采取漸進式推進戰略。從選擇投資區域企業數分布看,長三角占47%,環渤海經濟圈占22%,珠三角占21%,東北地區占9%。珠三角不僅望“狀元”莫及,竟然連榜眼位置都不保。改革開放以來,為吸引外資,各地政府在土地使用費用、企業所得稅等方面都開出了各種優惠減免措施。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換屆、中央宏觀政策對地方政策影響以及部分地方政府優惠政策開出程度過高等因素影響,使跨國公司在投資區位選擇中最為關注地方優惠政策是否可以兌現。 商務部研究院管理咨詢部主任李前方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驚呼”,長三角在本次調研中所體現出的引資絕對優勢是始料未及的,盡管珠三角相對于長三角的式微早現端倪,但誰也沒有想到,當年在改革初期領一時風氣之先的珠三角,竟然已經被跨國公司“看空”至此,投資意向企業數連長三角一半都不到。 那么長三角為何“一騎絕塵”,珠三角又為何“外資大逃亡”呢?李前方以汽車業為例向記者指出,以跨國公司在汽車領域的意向投資來看,長三角占40%,珠三角僅為21%。相比長三角,珠三角和北方地區的供應鏈不夠健全,要素配置尚不成熟,企業經營的交易成本也高出一塊。其次,就法制環境和政策透明度來說,長三角也明顯占據優勢,而珠三角地區的政府的施政水平則稍顯不足,社會穩定相對欠佳,而這些對動輒數十億元投資的汽車項目都是至關重要的。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的看法讓記者耳目一新。他首先自稱“老調重談說好事”地指出,在跨國公司在華投資技術含量面臨全面升級的情況下,人力資本占據優勢的長三角地區趁勢而上,缺乏教育資源的珠三角則相形見絀。他稱,江浙以及上海地區素有人才優勢,有重視教育的傳統,高等教育資源也比較集中。他表示,即使就普通打工仔來說,珠三角的吸引力也大為下降,這使得該地區已經出現了“勞工荒”的現象。對于希望利用中國勞動力優勢的跨國公司來說,這顯然已經構成了“逃亡的理由”。他稱,珠三角政府曾經針對勞工過多制定了相當多的限制政策,但是當勞動力狀況發生變化的時候,這些政策一時間也無法根本改變,“勞工荒”便“雪上加霜”。 梅新育表示,就地理戰略位置來看,長三角位于珠三角和環渤海灣地區的中間,南下北上總相宜,輻射范圍較大,同時經濟要素可以順長江而上,過武漢三鎮,直達西南腹地。 而珠三角則居于南方一隅,旁邊的香港又遲遲無法融入這一經濟圈,反而加入了爭奪經濟要素的混戰。對于覬覦中國國內市場的跨國公司來說,珠三角作為出口基地尚可,作為內需基地就不堪大用了,同時珠三角本身的購買力也無法望長三角之項背。 市場規模是吸引外資關鍵 報告顯示,82%的跨國公司繼續擴大對華投資,無論是生產、銷售、技術開發的投資規模與速度,都在逐步提高;35%的跨國公司處于投資整備階段,并計劃開展新一輪對華投資。對于跨國公司來說,一方面開始步入“收獲期”,一方面要適應全球產業發展。根據全球市場和中國市場的變化,他們普遍選擇了繼續追加和轉型投資,開拓中國市場,以鞏固和完成其整體戰略布局。這樣勢必帶來新的一輪對中國的產業戰略投資,也為中國各地政府吸引外資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梅新育表示,跨國公司擴大對投資的目的無非就是兩點:中國廣闊的國內市場和建設出口基地。 就國內市場來說,梅新育認為,跨國公司普遍預期人民幣將持升值趨勢,一旦人民幣匯率變動,中國人的購買力將大幅度增加。報告也顯示,跨國公司未來擴大對華投資的關鍵因素在于中國各產業的市場規模和高增長率。IT與汽車產業規模與高增長速度成為跨國企業在尋找新增長過程中選擇對華投資的關鍵因素。 梅新育認為,中國作為跨國公司面向全球市場的出口基地,勞動力優勢十分明顯。中國不僅有著一支龐大的勞工大軍,研究人員也用樣數量可觀。他表示,中國在50年代始就建設了一套全民普及教育的體系,直到現在還發揮著無可比擬的正面效應,這是僅僅注重“精英教育”而短腿與大眾教育的印度所無法比擬的。同時,中國有著一套在世界發展中國家中獨一無二的產業體系,這對于跨國公司顯然是構成致命吸引力,可以大大減少它們的建廠成本。 “獨資化”傾向蔚然成風 本次調查統計,跨國公司在生產投資中,57%的跨國公司在生產方面投資傾向于獨資新建;有37%的跨國公司愿意與具備一定技術和生產資源或能力的企業合資;傾向于通過并購相關生產工廠來投資的跨國公司為28%。 跨國公司在嘗試進入階段通常采取“介入性投資”(象征性地與中國國內企業共同出資,參股比例較低,不占經營主導權),對華投資的目標是追求貿易權益;而在進入整備期后,對華投資目標轉型成為利用資金、網絡、信息等綜合優勢,提高出資比例。為確保經營利益,投資整備期跨國公司的獨資、控股、實質性投資在對華投資中的比例將增加。 梅新育表示,在跨國公司剛剛進入中國之際,往往傾向于找尋一個中國合作伙伴,借此降低投資風險。而隨著跨國公司逐漸對于中國市場“駕輕就熟”之后,中國合作伙伴往往就失去了利用價值。同時,上世紀90年代左右中國的投資環境比較復雜,政府關系尤為如此,跨國公司實際上就是看中了中國公司的“公關能力”,而現在中國的投資環境日趨明朗化,政府審批和干涉情況也大為減少,它們所欠缺的“公關能力”也無形中不再值得考慮。 此外,梅新育表示,目前跨國公司普遍面臨在華投資產業升級,投資技術含量增高的情況。它們惟恐技術外溢,滋生知識產權問題,因此就急于甩開中方伙伴,單槍匹馬闖蕩中國市場。梅新育指出,中國企業希望“以市場換技術”本來就是一場春夢,現在大夢也可以醒了,跨國公司在掌握了市場之后,絕對不會回過頭來把技術“贈送”給中國企業,中國汽車業“本土化困境”正是明證。 梅新育由此反問記者,“當中方伙伴已經失去利用價值,同時可能成為內患的時候,跨國公司有理由眼睜睜地把到手的利潤分出去一塊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