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美國《商業周刊》發表文章稱,歐洲經濟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現象:一方面宏觀經濟差強人意,另一方面微觀經濟層面卻形勢喜人——歐洲大公司海外戰略大見成效。
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受歐元堅挺、原油漲價、消費者信心受挫等不利因素影響,2004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僅為1.8%。在整體經濟形勢欠佳、歐元不斷走強的背景下,2004年歐洲大公司紛紛到海外尋找利潤增長點。弱勢美元推動了歐洲公司對美國中小企業的收購,
并促使其將部分生產基地轉移到美國和一些新興經濟體。
歐盟委員會2004年12月發表的季度報告稱,德國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已降至0.1%。與德國宏觀經濟環境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國外銷量的帶動下,德國西門子公司在2004財年的凈收益增加了39%,達到46億美元。德國零售業巨頭麥德龍連鎖超市集團2004年國內銷量處于停滯狀態,但在東歐國家第4季度的銷量卻增加了18%。文章指出,德國出現的這一現象在西歐許多國家都存在。摩根斯坦利的一項調查表明,盡管2004年的歐洲經濟一直處于“車輪打滑”狀態,但德國和法國大公司的股票指數都上漲了7%以上,42%歐洲公司的收益都接近歷史最高點。
文章分析指出,2004年歐洲大公司迅速增加跨國投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歐元的不斷走高迫使歐洲大公司加大境外生產的比例,這樣既可以削減生產成本,又可以避免匯率風險,而2004年的歐盟東擴恰好給這些跨國公司提供了一個低稅收、低工資的拓展空間。其次,這些跨國公司對本國的稅收和勞工制度改革已不再抱有幻想。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德國汽車零件和輪胎制造商大陸公司(Continental)將新的生產能力都轉向國外,從2004年7月開始就在羅馬尼亞和巴西設立分廠,并和斯洛伐克、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
盡管有許多人指責歐洲大公司一方面利用東歐國家的廉價勞動力賺了個盆滿缽溢,另一方面卻利用不太景氣的國內經濟形勢迫使本國雇員放棄加薪要求。但《商業周刊》的文章還是對歐洲大公司的“創舉”表示贊賞,認為他們在尋找生存和發展之道的同時,也必將給歐洲的宏觀經濟帶來活力。
作者:肖瑩瑩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