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即將在德國柏林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前夕,美國財長斯諾從14日開始馬不停蹄地訪問愛爾蘭、英國和波蘭,主要目的是為美元匯率走低進行辯解。訪問期間,斯諾一方面強調美國仍堅持強勢美元政策,另一方面又認為“貨幣價值只有在開放和競爭性的匯率市場才能得到真正體現”。
歐元區12國財長在15日的會談中再次表達了對匯率“過度波動”的擔憂。歐元集團現
任主席、荷蘭財政大臣扎爾姆在記者招待會上稱:“部長們都認為,匯率的過度波動和無序運動對經濟增長十分不利。因此近期的匯率急劇變動是不受歡迎的。”這一論調和1個月前的歐元區財長會議截然不同,當時歐元區一些國家財長否認目前歐元對美元匯率過高。歐元集團下任主席、盧森堡首相兼財政大臣容克當時表示,歐元對美元升值并不是一件“需要過分關注的事情”。愛爾蘭財長考恩則聲稱,他并不認為歐元對美元的匯率水平“存在問題”。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使歐洲的態度發生如此大的變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10月份國際油價不斷攀升,歐元升值有利于緩解油價高企帶來的壓力,進而減小各國的通貨膨脹風險,故而可以對歐元升值的風險“視而不見”;另一方面是由于歐盟統計局本月12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歐元區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僅為0.3%,明顯低于第一和第二季度的0.7%和0.5%,這使得歐元區國家開始感到恐慌,擔心歐元升值會使拉動歐元區經濟復蘇的出口進一步減少。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日前發表文章認為,美元現在還沒有跌到最低點,在考慮了通貨膨脹因素后,美元的貿易加權值接近30年來的平均值。據估計,美元可能還會再貶值20%至40%。文章還認為,此次美元對世界主要貨幣貶值的幅度并不均勻,由于亞洲實行靈活匯率制度的國家或地區數量有限,歐元就首當其沖了。從2001年開始,歐元對美元已經升值了50%。
對于歐元升值的影響,文章認為,歐元區國家大可不必緊張,理由是歐元升值雖然對出口不利,但歐洲企業在削減開支方面成績斐然,應該可以逐步適應強勢歐元下的貿易環境。而且,強勢歐元還能給歐洲帶來一些好處:一方面可以加大競爭壓力,進而推動歐元區國家經濟改革和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進口商品價格,進而控制通貨膨脹。
文章還對歐洲央行一直以來只對匯市采取“口頭干預”的方式進行了評價,認為這種口頭方式根本無法有效阻止美元走軟。今年2月西方七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雖然對外匯市場的“過度動蕩”發出警告,但發揮的作用還不如日本央行大量購入美元、干預外匯市場的效果明顯。文章稱,如果強勢歐元開始威脅歐元區的經濟,歐洲央行雖然有降低利率的辦法可用,但在歐元區通脹率仍在目標之上的情況下,歐洲央行不應輕率行動。文章還以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美國作為范例,認為雖然當時日本和美國的本幣升值已經足以控制通貨膨脹,但由于降息后的宏觀調控不夠,信貸增長速度過快,結果導致了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泡沫破裂。
文章最后指出,從世界經濟的角度來看,弱勢美元如果能夠減少美國經常項目赤字,進而減少未來全球金融危機的風險,那么弱勢美元就是一件好事,而強勢歐元無疑只是為避免這樣一場危機所付出的一個小代價而已。
作者:肖瑩瑩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