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剪影(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3日 19:16 《環球財經》雜志 | |||||||||
“模糊化”的時間
在印度,如果與人約好見面,到約定時間客人不來,你會怎么辦呢?短期的中國游客或者剛來印不久的,會虔誠地等在那里;稍微有點經驗的直接晚半小時至一小時到達,說不定就是這樣也還要再等對方一會;如果是“老印度”或者是印度人自己,則干脆先回家睡一覺或者到附近逛逛商場。 印度人不守時是出了名的。一位留學生剛來印度時,所分配的宿舍中原來的學生未搬走,并“答應”第二天搬,當時這位留學生信以為真,結果是兩個星期以后他還在四處“打游擊”,遂徹底絕望,另找了一間宿舍。此生后來總結出了一個方程組:5分鐘=半小時;10分鐘=1小時;1小時=1下午;明天=永遠。 時間觀念之于印度人,像殖民文化,是舶來品。印度朋友的解釋是,有些情況下準時到達雖有困難,但為了不駁朋友的“面子”,先答應下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一味地責怪沒有用,生活的節奏在這里發生了時間上的全面“錯位”。凡去政府部門辦事的人都有這個經驗:那里一天辦公最有效、最容易找到人的時候是上午10點至11點這一個小時之間。印度政府按規定9點上班,但9點30分去找人還嫌太早,11點是喝茶的時候,所以最好是在此之前。下午3點至4點也可以找到人,但有不少部門(如辦理簽證)下午卻不對外辦公。 有點難的印式英語 印度號稱是一個英語國家。這里有2億人能講英語,高等教育的教材,無論是科學、醫學、法律、經濟還是管理,全部以英語為媒介,中小學校不少也用英語授課。獨立之后的印度確定英語為官方語言,反映了其獨立運動的先驅們甚是有長遠眼光。 的確,英語已經成為將這個多種族、多宗教、多語言的國家聯系起來的重要紐帶之一。北方的旁遮普人到南部的泰米爾納德,或者東北邦的人到了古吉拉特,不講英語是無法與當地人交流的。另外,據說印度軟件業發達主要是因為其工程師都是從小講英語的,用英語思維,所以才能取得驕人的成績。 盡管如此,印度至今仍不被承認為第一語言是英語的國家,其學生到美加澳留學必須參加托福或者雅斯考試。在國內自認為英語比較好的甚至是英語專業的人才,到了印度前半年接不了電話也是正常的事。 別以為只有中國人聽有口音的英語有困難。據說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有一次到南亞來訪問,當被訪國總理用英語發表完講話以后,撒切爾夫人低聲問在座的英國大使:“他剛才講的是什么?”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