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美國《商業周刊》
很少有人否認中國正在成為國際貿易與金融領域的一支強大力量,但是中國在全球經濟管理中的地位問題卻幾乎從未引起過任何注意。20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早期人們普遍認為美、德、日3國將共享世界經濟的領導地位;而現如今,隨著德、日經濟的持續低迷,這個觀點已成謬論。由于財政赤字的增加以及美元匯率的日益疲軟,美國作為當今全球經濟增長惟
一發動機的體系正在發生變化。現在已經到了需要尋找一條新路來重組世界經濟的時候了,這條路將更多地以中國為中心而展開。
中國正在成為勢頭不亞于美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全球經濟力量。
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評論說,在亞洲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發展模式已經形成。中國已經成為亞洲地區的低成本生產中心。目前對于從日本到印度尼西亞的許多國家來說,中國已經成為其不可或缺的出口增長源,隨著一系列自由貿易協定在亞洲的簽訂,中國作為商業伙伴的地位將更加重要。遠東國家擁有全球2/3的官方外匯儲備,而其中中國的儲備量僅次于日本,位居第二位。
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更大,它不應該只是一個被動的參與者,還應當成為參與管理的領導者,這一說法越來越具有說服力。要說美中伙伴關系或“二國集團”將成為新的管理模式核心還為時過早,但是認為它最終會成為現實卻并不荒謬。據高盛公司的胡先生測算,在過去的4年中,美中兩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約達2/3。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而在未來10年,中國必定成為世界最大的商品生產者。美國對外資的需求胃口極大,而中國正在形成巨大的外匯儲備,這有助于滿足美國的融資需求。穩定的貨幣、開放的貿易體系、合理的石油價格,以及對亞洲大量剩余勞動力的有效管理——只要華盛頓與北京合作,這一切就有可能實現。
加拿大和意大利屬于“七國集團”,俄羅斯屬于“八國集團”,而中國卻連哪個集團都不是,這種局面應該改變了。自封為全球貿易政策維護者的四大經濟力量——美國、歐盟、日本、加拿大——應該邀請北京加入了。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投票權竟然不敵法國和意大利,這是不公平的;韓國和墨西哥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成員,而中國不是,這也是不應該的。(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