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象牙禁貿之爭與中國被卷入的原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4日 15:13 三聯生活周刊 | |||||||||
10月2日~14日,第13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全體締約國會議在泰國曼谷召開,會議的一項重要內容為討論是否解除全球象牙貿易禁令。解禁申請2002年由納米比亞等南非五國提出,他們認為當地非洲象數量已經顯著上升,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要求恢復合法的象牙貿易。而此前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一份報告顯示,非法象牙貿易的買方市場巨大,也是這些象牙出產國要求恢復合法象牙貿易的重要原因,中國,被指為其中最主要的需求來源地
◎于萍 象牙禁貿之爭 “正午的太陽灼燒著納米比亞北部的平原,一只剛進入發情期的母象用足以媲美手提電鉆的隆隆吼聲發出求偶信號,一會兒一只高大強壯的公象神氣活現地朝她走來……遠處稠密的植被后,幾個當地人平靜地看著這一切……”這是美國氣象學者麥可.高斯坦在《國家地理雜志》上對非洲象的一段描述。對納米比亞等有非洲象分布國來說,象曾經是他們的生存伙伴,襲擊者,幫手,現在又是被保護者與生財之道。但無論非洲象的地位如何變化,在當地人看來,它們只是身邊一種尋常的動物。 但1989年,《瀕危野生動物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一項決策將世界的目光集中到非洲象身上。1989年以前,非洲象與亞洲象均被CITES列為瀕危野生動物物種,但考慮到非洲象無論雌雄都有象牙,亞洲象只有雄象有,雄性亞洲象被獵殺的數量更多,種群繁殖能力所受威脅更嚴重,因此亞洲象被列入附錄Ⅰ(完全禁止商業目的貿易),而非洲象被列入附錄Ⅱ(有限制的允許貿易)。此后在亞洲象保護得力的情況下,非洲象由于貿易監管不佳,數量驟減。以肯尼亞為例,由于獵殺泛濫,10年內大象從65000頭減少到19000頭。1989年CITES通過了全面禁止象牙貿易的決議,非洲象與亞洲象并列附錄Ⅰ。此后有非洲國家將正常死亡后的非洲象尸體掩埋,海關沒收的象牙制品也焚毀,從而表明象牙不是任何意義上的商品。 全面禁貿后,非洲象分布國的象牙貿易量明顯下降,按照CITES的統計,非洲象的種群逐步保持穩定還略有增長。但矛盾隨之出現。非洲象的數量達到一定水平后,開始破壞當地生態環境,影響村民正常生活。為保護大象,避免人獸沖突,分布國采取了安裝電網、轉移、生育控制等方法。但這些措施耗資巨大,對非洲國家來說很難理想實現。生態學中的有選擇性獵殺在CITES的控制下被禁止,大象自然死亡后的象牙庫存也喪失合法的買賣渠道。危害人類生存,又無法從象身上獲取資金用于保護,非洲象成為非洲數國的負擔。 同時禁貿并沒減輕偷獵與非法象牙貿易的勢頭。經濟學規律告訴人們,產品產量的減少勢必伴隨價格的上漲,除非需求量相應降低。禁貿意味著既要減少供應又要降低需求,實際上這并未實現。禁貿后象牙產品的需求沒有降低,導致黑市象牙價格飛漲,偷獵進一步泛濫。根據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WWF)的統計,尼日利亞、蘇丹等非洲國家國內象牙黑市的需求,每年導致數千大象遭偷獵。 1997年6月,8年之久的非洲象產品禁貿措施在種種困境前開始解凍,CITES在第10次全體締約國會議上同意將博茨瓦納、贊比亞和納米比亞的大象從附錄Ⅰ降至附錄Ⅱ,這三個國家可以在嚴格的控制程序下一次性合法出口象牙庫存50噸。2000年,CITES又同意將南非的大象降至附錄Ⅱ。2002年,五個南非國家——南非、博茨瓦納、納米比亞、津巴布韋和贊比亞,向CITES遞交提案要求重開合法象牙貿易。今年10月2日開始的13屆CITES全體締約國會議將這一提案列入討論議題。根據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中國辦事處代表張立介紹,大會已經駁回了博茨瓦納、津巴布韋和贊比亞的申請,并將于11日對納米比亞和南非的申請進行表決。最終結果有兩種:新一輪的全面禁止象牙貿易的規定出臺;或者這兩個國家一次性銷售象牙庫存的貿易得到通過。 從全面禁貿到逐漸解凍,象牙貿易問題上一直存在兩方的激烈爭辯。除了減輕非洲象分布國負擔外,嚴格監管下的合法象牙貿易被認為是經濟、有效,又能保持生態完整的一種方法。尤其有效管理并銷售庫存象牙,不僅可以補償保護所需開支,還可以使合法象牙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出售,從而遏止象牙黑市,減少偷獵。但以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為代表的動物保護機構認為非洲諸國的管理水平和執法能力并不能滿足這種貿易機制的要求,如果執行不善,很可能為非法象牙合法出口大開方便之門。可象牙貿易并非僅僅是動物保護問題,利益與感情也滲透其中。CITES中一直暗含各國的利益妥協,而歐美視角的公約讓非洲國家并不滿意。2002年CITES對鱘魚魚子醬的銷售采取了寬松的管制,同樣在分布國尋?梢,在世界范圍內瀕臨滅絕的非洲象,是否應該接受不同標準呢? 中國為何被卷入 1999年被認為是個轉折點。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2002年的一份報告稱,中國一直是象牙貿易的重要需求地與象牙制品加工國。1996年之前,我國海關共查獲走私象牙制品35967公斤。1999年后,中國的象牙走私數量出現驚人增長,不斷有重大走私案件浮出水面,比如2001年北京海關查獲的辛宗海象牙走私案,涉案象牙重達14噸。BBC曾報稱,90年代末國際象牙走私數量穩步下降后,數量再次上升,這幾乎全因為中國海關搜出的象牙。而其中原因,IFAW的報告稱,1999年日本購買了博茨瓦納、贊比亞和納米比亞三國一次性售出的50噸庫存象牙是這一轉變的根源。 1999年,日本將首次解凍后的50噸象牙購得,頓時激活了亞洲市場。作為毗鄰日本的象牙加工大國,中國成為這批象牙最主要的輸入地和加工國。依照IFAW報告的說法,這批合法來源的象牙,在中國市場引起誤解,使許多商人或加工者認為國際象牙貿易已經解凍,從而刺激了非法走私象牙。IFAW的邏輯是:象牙貿易部分解凍——流入日本——進入中國加工并引發誤解——刺激向中國走私象牙——世界查獲走私象牙數量上升。 但事情并非如此簡單。我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北京辦事處的徐慶元副主任對IFAW的報告未作評論,但他介紹,我國的確是世界上傳統的象牙制品加工大國。牙雕與玉雕、景泰藍、漆雕并稱民間工藝的“四大名旦”。中國象牙工藝分南北兩派,南派在廣州,北派在北京。對中國人來說,牙雕是一種傳統工藝品和饋贈佳品,因而象牙制品需求國分布于亞洲,以中國內地為加工地,以港臺地區為輸出地,已經成為國際上的普遍看法。 來自北京海關的消息則稱,在打擊象牙走私上,中國的法律適用也有很大漏洞。根據我國《刑法》第151條的規定,非洲象與亞洲象均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走私象牙制品價值超過20萬元,最高量刑可為死刑。而海關近年來查處的象牙走私案件,多為“客帶貨”,即從非洲國家歸國的人員,在行李內夾帶象牙制品。這些夾帶者大多不以牟利為目的,只是將象牙制品作為饋贈禮品,并且每起數目不大。但按照我國國家林業局的規定,一根象牙或由整根象牙雕刻的制品作價為25萬元!翱蛶ж洝弊咚秸叽蠖鄶y帶的象牙數量超過一根,對于一個主觀過錯不很嚴重的違法者來說,死刑的結果很難執行也不能讓人接受。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總署對走私珍貴動物制品行為的處罰做出處理意見,如果珍貴動物制品購買地允許交易,且購買者以留作紀念或饋贈為目的,不以犯罪論處。 具體到象牙貿易上,海關知情人士透露,許多“客帶貨”的涉案者稱,購買象牙制品在非洲許多國家非常容易。商販遍布,可以說是公開交易;價格也很低廉,有的雕刻工藝十分精美,甚至為了迎合亞洲消費心理做成佛像、雕刻中文等造型。在一些商品匱乏的非洲國家,大概只有象牙才是“特產”與像樣的禮品。在“客帶貨”者面前,法律的確出現了處罰難的境況。根據海關消息,雖然每起“客帶貨”象牙走私的數量不大,但在查處案件的總數中,“客帶貨”卻占絕大部分。“走私數量也是積少成多,但法律執行起來卻軟弱無力”。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中國辦公室新聞協調何勇說:“在保護亞洲象與非洲象問題上,必須強調法律與觀念。首先在現有法律基礎上必須嚴厲打擊象牙走私,這也對法律的可靠度與可執行性提出很高要求;而提高全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也是最難的。象牙走私是僅次于毒品走私的行為,如果人們都意識到這一點,象牙走私就不會這么猖獗!敝袊1980年簽署了《瀕危野生動物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在世界范圍內也積極采取了保護亞洲象與非洲象的措施,提高執法力度,增強保護意識,對這種世界范圍內瀕臨滅絕的物種來說,需要努力的,不僅僅是中國。 (文中有關資料由CITES和IFAW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