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縱論大勢 75年后中國稱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0日 12:18 證券時報 | |
《華爾街日報》日前對十幾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進行了采訪,并邀請他們就經濟領域的相關問題發表各自的觀點。諾貝爾得主們暢所欲言,對這些問題作出精辟見解。 75年后世界最大經濟體是誰? 這個問題的答案,集中在美國、歐盟和中國身上。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榮譽教授喬治·亞克洛夫認為是歐盟。因為歐盟比美國人口多,但人均收入的差距卻不像人口差距那么大。目前中國和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的差距75年內可能是趕不上來的。 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榮譽退休教授肯尼斯·約瑟夫·阿羅則看好中國,他認為,除非經濟增長狀況發生根本改變,中國將在75年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榮譽退休教授羅納德·科斯也認為中國將在75年后超越美國和歐盟,他對此深信不疑。 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說,現在很難對75年之后的事情作出判斷。首先,我們不知道還有什么國家會加入歐元區,歐元區會以怎樣的速度擴張。其次,即使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無法再保持像過去25年那樣的勢頭,中國與歐盟和美國之間的差距也會大幅縮小。其結果是,很有可能出現另一種經濟力量的均衡。 哪個地區目前經濟政策最合理? 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瑞典、挪威、瑞士、香港等都有著不錯的經濟政策,而近期中國的表現也相當不錯。 羅伯特·索洛表示,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問題,美國在很多方面要比其他發達國家強,但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這樣。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認為,每個國家的問題各異,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就好像它們都在考試,但考題卻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打分的。最近三四年,美國的經濟政策顯然很差勁,歐洲的宏觀經濟政策也不太合理。如果從經濟的整體表現上看,顯然中國的表現是最好的,而且在東亞經濟危機中也表現出了高超的經濟管理能力。從經濟增長的速度和靈活性方面,中國的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韓國從1997年的危機中復蘇也令人刮目相看。所以,韓國和中國制定的政策應當說是很不錯的。 哪一項經濟學突破影響最深刻? 對于這個問題,接受采訪的經濟學家們的回答不盡相同,博弈論、模型分析、控制通貨膨脹的能力、計量經濟學、投資組合理論、弗里德曼的貨幣理論和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等都是他們的選擇。 弗農·史密斯則認為,哈耶克的理論談到,管理經濟所需要的各種信息是分散存在的,一個主體不可能全面掌握所有的信息,靠命令統一指揮經濟的體系最終肯定會失敗,這使智利、蘇聯、東歐和中國等都放松了對其經濟的集中控制。 當今世界最大經濟挑戰是什么? 經濟學家們認為,全球變暖、縮減政府機構的規模和權力范圍、以適當的速度用創新技術替代不斷耗減的資源等都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但如何在一個和平的政治環境中共同努力、減少貧窮和疾病似乎更應引起人們的充分關注。 弗農·史密斯認為,去除補貼和壁壘等所有阻礙自由貿易和資源流動的措施,以唯一可持續的方式最大化地創造財富和消滅貧窮是今后必須解決的。如何使世界上貧窮的國家實現共同發展是一個關鍵問題。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表示,很難說哪一項挑戰是最嚴峻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保持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不僅僅是保證充分就業)是一項巨大挑戰。世界各個經濟體之間已經更加相互依賴,因此更有必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全球合作體系。而對于貧富國家的發展和差距,在過去25年中,已經有所好轉,但如果不能繼續改善,將對社會造成巨大影響。(小今綜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