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日本企業擔憂技術流失 高新技術產業撤離中國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7日 07:49 國際先驅導報

  本企業對技術流失的擔憂一直存在。近期在日本經濟逐漸復蘇的大背景下,這種擔憂更加明顯。這反映了日本對中國等國家制造業崛起的一種擔憂

  國際先驅導報駐東京記者 樂紹延 報道

  日本佳能公司今年將部分數碼相機和打印機的生產線悄然從中國搬回日本。佳能將在 日本大分縣初期投資80億日元,建設一座生產數碼相機和數碼攝像機的工廠。

  不只是佳能,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在去中國、留日本的選項中選擇了“留在家里”。隨日本經濟復蘇勢頭逐步擴大,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步走向海外的日本制造業越發表現出回歸國內的征兆。

  高新技術產業回歸日本

  去年下半年以來,日本制造業,特別是電子電器行業的許多跨國公司紛紛加大在國內的投資力度,并將部分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從國外撤回到日本國內。

  日本有關方面最近發表的“企業投資動向”結果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企業設備投資總額為11.8萬億日元。其中,制造業企業在國內投資部分增長28%,而國外投資部分僅增長7.9%。推動日本制造業國內設備投資大幅增長的主要是家電和信息產業。日本9大電子電機跨國公司2004年的投資計劃平均比2003年增長11.9%,其中,63%是國內投資的增長。

  日本公司在國內投資建設新的生產基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原來設在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工廠的回流。除了佳能生產線從中國搬回日本,索尼公司在2002年秋就將原來在上海生產、用于向美國出口的數碼攝像機生產線撤回國內。奧林巴斯也對在東南亞國家的數碼相機生產進行了調整,將一些高檔產品項目“搬師回國”。新日鐵化學公司原來計劃將可折疊印刷電路板項目建在韓國忠州市,但后來將廠址選在了日本北九州市。

  “日本制造”好賣高價

  導致日本制造業回國內投資設廠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高新技術外流。

  在國外生產高新技術、高附加價值產品,容易使這些先進技術泄露,被外國企業模仿。日本經濟產業省很早就要求在海外的日本企業采取嚴密措施,保護技術秘密。日本有關方面認為,韓國和臺灣的電子產品,特別是液晶顯示產品,對日本造成很大壓力的主要原因是當地工廠的技術秘密不斷被競爭對手了解和仿效。

  但專家指出,導致日本制造業投資回歸國內的因素會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變化而變化。例如,擔心先進技術外流問題,只要研究開發出更新、更先進的技術,原有的技術就不在是最新技術了,這些技術完全可以轉讓給當地企業,所以這些技術產品完全可以在國外生產。

  日本企業回國還是實行企業的全球戰略調整,獲得高額利潤的需要。近年來,日本許多企業都對亞洲的生產基地和產品類別進行了調整,將一些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勞動力成本低的產品調回國內。如果將這些產品放在國外組裝生產,有途中運輸和進出口等環節,反而會延長交貨期。更重要的是,在國際市場上,同樣品牌的產品,只要是日本產的,一般情況下售價都要比其他國家生產的要高些。

  另外,隨著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生產相同產品所需的員工減少。工資在成本中的比例下降也使亞洲國家勞動力便宜的優勢減弱。例如,日本電氣公司通過引進新設備和經營模式之后,每個員工平均每天可以生產50臺電腦,人均生產率是亞洲其他國家平均的三倍。

  難奈中國魅力

  盡管日本制造業企業出現了回歸國內的兆頭,但不一定會改變日本企業繼續走向中國,并增加在中國投資設廠的主流。《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曾經采訪過索尼公司的高層領導,了解該公司將攝像機生產項目從上海搬回日本的原因。對方回答說,這是公司的生產據點和產品結構調整,并不是要減少在中國的投資,索尼公司將這個項目撤回國內的同時,還將在上海投資別的項目。總的來說,在中國的投資在今后不但不會減少,還要繼續增加。

  據了解,松下電器、東芝、豐田汽車、三菱汽車等日本大企業都有繼續擴大在中國的投資的愿望。因為中國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生產基地,而且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許多日本企業已經改變了只在中國市場投放中抵檔商品的做法,正積極在中國生產和銷售高檔商品。


郵件訂閱:
  《新浪股市特快專遞》正在舉辦有獎訂閱活動。請在下面填寫您的E-mail地址,您將有機會獲得神秘禮物
Email: 訂閱 退訂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2004雅典奧運盤點
中超聯賽重燃戰火
演員傅彪患病住院
新絲路模特大賽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買房有問必答
近期降價車型一覽
游戲天堂2新增服務器
話題:成吉思汗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