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中國經濟起落可能帶來日本經濟波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9日 11:58 中國經濟時報 | |||||||||
信州大學經濟學部教授、前日本駐華使館參贊田中信表示—— -本報記者 孫超 “1998年說人民幣要貶值是對中國經濟評價過低;現在說人民幣要升值則是對中國經濟評價過高”,“注意力應該放在金融體系和安全網絡建設方面”,日本信州大學經濟學
理性評價人民幣的價值 田中說,1997年,日本經歷了金融危機,經濟出現大的后退,人們對日本經濟的評價也在降低,在這樣的背景下日元貶值。當時在北京工作的田中,聽到了各方面對此的批評。而同時,中國大陸出現了人民幣貶值和通貨緊縮的論調。人民幣什么時候貶值成為當時媒體密切關注的問題。很多人來問他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人民幣不大可能出現貶值。現在,出現了人民幣升值的爭論,同樣有很多人來問他人民幣何時升值,他的回答是目前人民幣不太可能升值。 田中認為,幾年之間,人們對人民幣的評價缺乏理性,比較走極端。衡量一個國家的幣值不能僅僅看外匯儲備有多少,經濟增長有多快,而是一國經濟的總體衡量。田中表示,簡單地說,1998年說人民幣要貶值是對中國經濟評價過低;現在說人民幣要升值則是對中國經濟的過高評價。 對于中美成立專家組來探討人民幣匯率的問題,田中認為,今后,美中金融專家會議的動向值得關注。中美之間在進行的磋商中方要慎重行事,要充分根據中國經濟的實力和實際的狀況。他說,日本在1980年代初也曾經歷過“日元與美元委員會”,日美就日元的問題也進行過專家討論,但當時對日元的估價并不準確,認為日本金融市場化和國家化太慢了,要求日本加快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步伐。日本泡沫經濟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他認為是金融的市場化和國際化步伐過快,金融機構沒能充分適應,沒能有相應的對策。 中日經濟關系日趨緊密化 中國經濟變化與日本經濟變化有關。田中認為,由于兩國經濟關系緊密化,中國經濟的“大起大落”有可能帶來日本經濟的變動。對于日本來講,對中國經濟宏觀政策的觀察與建議比以往更加重要。 田中強調,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關注,是他個人的看法,并不代表日本財務省。首先,金融體系、安全網絡的建設是否配套。其次,資本項目管制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承受合法與非法國際資金的流動。最糟糕的情況是在金融體系尚不配套的情況下,如果在美國等外部壓力下突然放松資本項目管制就有可能造成大量資金流動、人民幣暴跌、爆發金融危機。 田中認為,注意力應該放在金融體系和安全網絡建設方面。作為現實性的選擇,首先,不急于資本項目的市場化,加速完善金融體系。包括國有商業銀行的根本性改革、儲蓄保險制度的完善、中小企業和農村金融的建設、信用制度的確立、私營銀行的導入等。其次,關于人民幣匯率,要避免過度升值,否則就有可能引發以后的大幅度貶值,導致匯價的大起大落。再次,重新認識單純與美元掛鉤的現行制度。例如,按照貿易量取美元、歐元、日元、歐盟各國貨幣加重平均值,引進與此掛鉤的貨幣一攬子制度等。 田中還表示,日本不會在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方面指手畫腳,而應該將固定匯率轉化為浮動匯率、資本項目市場化等方面的經驗傳授給中國。 中日經濟摩擦的幾個方面 回顧近年來中日經濟摩擦,田中介紹說,首先是個別產品的摩擦問題擴大化。1990年代有紡織產品、生姜、大蒜的問題。2000年有大蔥、鮮香菇、藺草保障措施與汽車、移動電話、空調特別關稅。毛巾、領帶、自行車也有保障措施的呼聲。很大程度上也是日常問題。 其次是圍繞調整增值稅退稅率的問題。 再次是圍繞知識產權的問題。54.3%的在華日資企業受到知識產權方面的侵害。在2002年日本海關扣留進口的侵害知識產權的物品中,有53.8%來自中國?按貨物件數計?。大宗貨物比較多。中國從自身角度出發,一些高精尖技術方面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中日兩國貿易連續5年刷新紀錄 田中說,中國現在已經成為日本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會中國北亞課的分析,到2003年,中日兩國貿易連續5年刷新紀錄,突破1300億美元。貿易振興會將財務省貿易統計?以日元為單位,出口為確定值、進口為速報值?換算為美元后,結果顯示2003年中日貿易總額為1324億2849萬美元?比上一年增長30.4%?,1999年以來連續5年刷新紀錄。在日本貿易總額中所占比重,第一位是美國 20.4%,第二位是中國15.6%。但是中國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也越來越接近美國。 日本對中國出口572億3899萬美元?同比增長43.6%?,1999年以來連續5年保持增長。?以日元計增長33.2%、數量增加54.7%?。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中國個人電腦和移動電話等生產的擴大和升級,半導體等電子零部件?增長45.6%入音響影像器材零部件?同比增長113.9%?、通信器材?同比增長54.7%?、影像器材?同比增長114.9%?出口增加。 第二,中國大規模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建設、企業擴大生產刺激了設備投資,在此背景下,金屬加工機械?同比增長36.5%入建設和礦山機械?同比增長99.2%?出口增加。 第三,中國國內汽車生產增加,在此背景下,汽車零部件?同此增長104.9%?、發動機?同比增長74.0%?的需求急劇增加。同時,作為原材料的鋼鐵?同此增長26.8%?和有機化合物?同比增長35.7%?也在增加。并且汽車整車也在增加?同比增長30.1%?。 所以,在日本出口中所占比重,第一位美國占24.6%?1993年是29.2%)第二位中國是12.2% ?1993年是4.8%?。 日本從中國的進口達到751億8950萬美元?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長21.9%?,1999年以后連續5年保持增長。?按日元計增長13.0%,數量增加16.4%?。伴隨日資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個人電腦、打印機等辦公器材?同此增長 53.6%)DVD播放機等音像影像器材?同比增長25.9%?有所增長;2002年有所減少的紡織產品休閑類產品銷售情況良好服裝和相關產品增長12.7%,勢頭強勁;同時,由于禽流感等問題,食品?同比增長4.5%?增長緩慢。所以,產品進口比例從2002年的85.2%增加到86.7%。 在日本進口中所占比重,中國在2002年首次超過美國?17.1%?位居第一 ?18.3%?,2003年中國?19.7%?與美國?15.4%?之間的差距擴大到4.3個百分點。1993年美國是23.0%、中國8.5%。 田中說,中日兩國的貿易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重點并不是在于貿易的順差或逆差是多少,而在于中日兩國經濟的動向。 中國占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總額比重快速增加 田中說,目前,中國在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總額中所占比重快速增加。1999年是1.1%,2000年是2.1%,2001年是4.5%;2002年是4.8%,2003年為8.7%,是1999年的8倍。預計2004年這個數字會有所回落,因為2003年受SARS問題的影響,有些合同沒有得到執行。 田中介紹,全世界的投資增加和向下調整也都在迅速和短期集中。日本平緩增加,向下調整的時間也比較長。全世界對華投資動向與日本對華投資動向之間存在著差異。全世界范圍對華投資有所增加稍過一段時間之后日本對華投資才有所增加,其中有一個時間差。原因是日本人在做一個投資決定的時候非常慎重,要參考其他國家的動向,所以會稍微慢一些。 田中說,日本對中國經濟的樂觀論調和悲觀論調交錯。1990年代初期的時候,日本給予中國高度評價,認為“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1996年,當中國經濟減速之后又出現了悲觀的論調。但當中國加入了WTO之后,日本對中國經濟又再次給予了高度評價。田中說,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里,縱觀日本對中國經濟的評價,可以看出,1990年代初的時候,日本經濟不很景氣,日本人把對日本經濟的看法折射到了中國經濟上。當日本人對自己的經濟沒有信心的時候,就把中國經濟形象放大了,甚至會看成對自己的一種威脅。 田中說,實際上,在他觀察的8年里,中國經濟并沒有什么大的起伏。主要是日本對中國經濟的評論會有比較大的波動,這反過來也很大的左右了日本人對中國經濟的印象。作為中國經濟的研究人員之一,他認為,對中國經濟過于樂觀的時候,反而要注意到潛在的一些問題;悲觀的時候要看到積極的一面,要掌握好平衡。 密切關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對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外資有所期待。田中說,日本國內也為如何開始合作在積極地進行探討。但是東北國有企業的負擔比較重,包括歷史債務?僅遼寧一省就有2921億元?剩余人員、社會負擔?有20.7%萬人從事這項工作?。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在東北都有所體現。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創造出利于投資的環境。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也是作為在中國形成三大經濟圈的重要環節,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共同形成經濟上的三極。另外,環渤海經濟圈構想已經形成。在整個中國分區域的發展經濟的時候,東北地區、北京和天津等各個地區如何定位,日本也非常關注。 依靠“科學發展觀”解決高消耗型發展 田中說,中國經濟發展屬于能源和資源高消耗型發展。中國GDP增長在全世界占4%,但是,鋼材消費占世界的27%、煤炭消費占31%、水泥消費占40%、鋁消費占25%、石油消費占7.4%。 田中表示,要依靠“科學發展觀”來克服這一問題。日本原來能源消耗非常大,但是在石油危機后,重新建立了低消耗能源的發展方式。日本也非常希望把自己節約能源的經驗介紹給中國。 田中認為中日要建立新的合作關系,從兩國關系出發,應發展為建立東亞經濟和金融秩序的重要伙伴。不僅僅在基礎設施方面,還要加強人才培養、解決“三農”問題、傳染病防治、循環型經濟社會的建立?環境、節能、節約資源?等領域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