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發力“找油”競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8月04日 15:36 《環球財經》雜志 | ||||||||||
- 本刊駐印度特約記者 秦川/文 背景新聞 2004年7月1日,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下屬的海外分公司維德希公司與蘇丹政府簽署了一項近2億美元的合同。根據該合同,維德希公司將幫助蘇丹政府承建一條從首都喀土穆到
觸角伸出去,探管隨之到 維德希公司是個在海外大量投資購買石油勘探和開采權股份的印度公司,而且成績驕人,業務突出,令許多西方大石油公司刮目相看。該公司在俄羅斯、緬甸、越南、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蘇丹和利比亞的勘探開發區塊中擁有部分權益,其中大部分油田到2007年將開始進行生產。 該公司總經理布托拉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本公司的業務做了詳盡的介紹。 這位有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總經理說:“我們1998年剛開始海外投資的時候,只在越南有一些石油開采權,但從那以后,業務發展很快。2001年,我們擴大到了伊拉克,并在俄羅斯的薩哈林擁有了17億美元的股份,這是目前為止印度公司在海外的最大一筆投資,僅此項目就可望今后每年向印度供應250萬噸石油。2003年,我們開始在伊朗開發石油,并在緬甸獲得了天然氣的開發權。2004年,我們擁有了蘇丹大尼羅河石油計劃中25%的股份,一次性投資了7億美元,這也是一個大手筆。等油田開采后,我們將每年獲得330萬噸石油。” 作為規模僅次于母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的印度第二大的石油天然氣開發公司,布托拉先生對自己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很是滿意。他說,該公司2003年的原油產量為344萬噸,天然氣產量為5億立方米,年收入為350億盧比,其中純利潤就達近43億盧比。而前一年的總收入才是23億盧比。 在人們的印象中,維德希公司是個不惜工本、出手大方的石油公司,過去3年每年都要花10億美元來購買境外的油田和氣田的勘探和開采權。布托拉的觀點是,印度為了石油安全,必須在這方面進行大量的投資。但是,公司在海外四處購買油田和開采權,這么多的資金又是從哪里來的呢?他說,公司在海外開發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總公司的貸款、銀行貸款和部分營業收入。“我們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必須重視再投資。” 他還說,公司的業務得到政府的積極扶持和幫助,這點對公司的發展很重要。 在談到公司的未來發展時,這位總經理的興致很高。他說,他們的公司準備在西非、獨聯體和拉美加大開發力度。委內瑞拉和巴西是重點。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花10億美元來進行油氣田的開發和投資。說到這里,他的臉上充滿了自豪感。他接著說,薩哈林的油田將在2005年開始出油,而在安哥拉和蘇丹投資的油田可在2006年開始產油,更多的海外投資將在2007年逐步見效。 印式“請進來”、“走出去” 布托拉在采訪中多次提到國家的戰略利益和長遠目標,并坦言自己責任重大。的確,目前石油價格扶搖直上,每桶石油價格超過40美元,嚴重阻礙了印度經濟的發展。目前印度經濟正步入高速增長期,政府的計劃是在今后10年每年保持7%-8%的經濟增長率。但石油卻有70%需要依靠進口,這對印度政府來說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嚴峻挑戰。 據印度能源和資源研究所最近提出的一份報告,印度目前是全球第七大石油消費國,每天要消耗200多萬桶。印度2001年的石油進口為115億美元,占全部進口額的1/5。到2010年,印度石油進口量將超過75%。更為嚴重的是,如果按照目前的石油消費增長趨勢,到2012年印度本國的石油儲藏將消耗殆盡。 印度目前的原油儲藏量為47億桶,但由于勘探能力有限,印度廣袤的土地和寬闊的海洋里的許多地方都未進行勘探。專家估計,印度的潛在石油和天然氣儲藏量可能多達300億噸。 但不管怎么說,在新的儲藏豐富的油田找到之前,印度仍是個貧油國。隨著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印經濟對外依存度逐年上升。1990—2003年,印度商品出口年增長率超過10%,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90年的1.6%上升到2002年的31.6%。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能源缺口也將相應地加大,能源安全已成為印度經濟安全的一大隱患。 為此,印度把能源外交確定為經濟外交的第一要務,通過外交綜合手段,積極謀求海外能源資源,以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 所謂綜合手段,主要是從“請進來”和“走出去”兩個范疇拓寬思路。為了減少對進口石油的過多依賴,延緩本國“石油末日”的到來,印度政府從1997年開始決定加大勘探的力度,其中一項有力措施就是頒布了新的勘探許可政策,允許外國石油公司在印度直接參與勘探和開采石油。而在此之前,國內的石油勘探僅限于印度本國公司。 目前,印度已經有50塊油田采取公開競標的辦法,結果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法國和日本等近10家外國石油公司紛紛跟進,并在印度安營扎寨。 除了實施“請進來”的辦法,印度政府更把目光瞄上了海外廣闊的市場,制定了“走出去”的策略。而上面提到的維德希公司便是實施印度這一宏偉戰略計劃的一彪先鋒人馬。 維德希公司并不是印度在海外開拓石油業務的惟一公司。印度國有印度石油公司將從2003年到2005年向斯里蘭卡石油業投資1億美元。與此同時,該公司還將向毛里求斯投資1800萬美元用于建設航空燃油設施。 據介紹,印度石油公司已在斯里蘭卡東北部的亭可馬里港接管了一個很大的石油儲油罐等設施,并獲得了在該國150多個加油站的經營權。預計在未來的2年內,印度石油公司將占有斯里蘭卡30%的石油市場份額。印度石油公司還計劃在斯里蘭卡再增加120個加油站。 除了上述公司的主動出擊外,印度政府還計劃在2015年前每年投資10億美元于中東、中亞、北非、東南亞和拉美等地區的油氣項目。印度還與美國、日本、德國等石油進口大國建立了就能源問題磋商和協調機制。 長遠戰略 解決能源危機的一個重要手段是制定石油供應應急計劃,加大戰略石油儲備能力,以供不測之需。而印度在這方面可以說是起步較晚,直到伊拉克戰爭前夕的2003年春天,印度政府才宣布制定一項戰時石油供應應急計劃,以應付任何不測事件的發生。 根據這一計劃,印度政府決定在未來3年內耗資435億盧比(現行匯率為44盧比合1美元),建立可滿足全國45天需要的戰略石油儲備,總儲備量達1500萬噸。 印度石油部長奈克當時說,印度的戰略石油儲備方案是參照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做法制定的。印度現有原油儲備能力為570萬噸,只能供國內煉油廠使用19天。各石油公司目前儲備的石油產品可滿足全國45天的供應,原油可保證各煉油廠15天的生產。 奈克說,鑒于建立石油儲備需要大量的資金,除興建儲油設施所需的435億盧比外,每年的儲備和維護還需要180億盧比,因此政府決定分階段建設。 印度石油進口中的65%以上來自于中東,因此當伊拉克戰場硝煙彌漫時,印度政府的憂慮之情是可以理解的。印度政府為確保能源,除了鼓勵本國國營和私營公司到海外找油外,也在制定新的規定和措施,以便將國外石油供應的風險減至最低。 印度政府一直認為,如果沒有穩定的國內原油生產,國際石油供需和價格變動將嚴重波及印度,石油安全將難以實現。因此,印度在加大海外的找油力度的同時,也在加緊勘探開發國內的新油田,并決定向私人資本和外國公司開放過去國營企業占統治地位的石化行業。 一些分析家指出,在國際石油勘探競賽中,印度是個后來者,但卻有后來者居上的架勢。如果印度想擁有多元化的石油供應來源,除了向海外拓展,可以說是別無選擇。但印度如此這般發力找油,對同樣是大量依賴石油進口的中國來說,是值得進行一番深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