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雜志稱人民幣匯率穩定有利于全球經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8日 10:05 經濟參考報 | ||||||||||
本報訊 美國《財富》雜志日前發表文章稱,一年前中國奇跡般的增長被普遍地認為是帶動全球經濟走出低迷狀態的動力,而現在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將更加有利于全球經濟。 文章認為,指責中國因人民幣匯率過低而在全球市場上享有“不公平”競爭優勢的起因是,西方工業國對經濟復蘇的同時就業機會并無明顯增長感到憂慮,特別是美國的就業機會被描繪成轉移到了中國等亞洲國家,因而盯住了所謂的人民幣匯率問題。
文章稱,在許多人看來,人民幣匯率“過低”使中國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享有“不公平”的競爭優勢,而提高匯率會使他國產品競爭力提高。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最近就此指出,這樣一種可能性是“人們相當合理的預期”。有關人民幣將升值5%的傳言受到歡呼,似乎這樣做就真能減少所謂的貿易不平衡。 然而,許多經濟學家表示,這種看法完全背離了真實情況。人們在焦慮中忘記了迅速發展的中國經濟給世界帶來的極大好處,而對美國尤其如此。 雖然按照美國的統計數字,中國在美國貿易逆差中占據了最大部分,但逆差是美國自己造成的。由于控制不住的聯邦預算赤字,美國幾乎耗盡了國家儲蓄,為了提供經濟增長所必需的投資,只能依賴國外資本,因此累積了大量的貿易逆差。 分析人士表示,正如日本在上個世紀80年代填補里根政府巨額財政赤字造成的虛空一樣,中國正在布什財政赤字時代發揮同樣作用。由于國內儲蓄不足,美國必須與某個國家保持貿易逆差,即使不是中國,也可能是墨西哥、加拿大或者歐洲。如果迫使人民幣升值而導致進口的中國產品價格攀高,就相當于對美國消費者征稅,使其購買力降低,最終會限制美國的經濟增長。實際上,美國消費者從美中貿易中得益最多。去年美國從中國購買了1500多億美元價廉物美的商品,對控制通貨膨脹起到了很大作用的,使得美國除了石油之外的進口產品價格只上升了1%,而低通脹率為就業機會和收入均減少的美國消費者提供了“意外”的購買力。 文章稱,中國正把很大一部分出口收入轉為以美元為單位的金融資產。截至去年12月,中國持有1440 億美元的美國國庫券,比1994年增加了兩倍,在美國國庫券的國外持有者中居第二位。一般說來,過多的政府債務會使融資成本增加,但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客觀上幫助美國能長時期保持低利率,為美國經濟增長提供了支持。 另外,跨國公司也使中國融入全球供應鏈。過去兩年里,每年有500 多億美元外來直接投資進入中國,使之成為世界最大的外資接受國。在過去十年中國出口累計增長總額中,跨國公司在華分支機構以及日本、美國和歐洲在中國的合資伙伴占到了65%。在全世界,外包已經成為企業提高效率的戰略中越來越重要的因素,使發達國家高成本的經營為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低成本生產所取代。最終,這些收益也傳遞給了全世界的消費者。 與此同時,中國已經成為其亞洲鄰國和另外一些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中國的進口需求急劇增大,去年大約上升了40%。隨著中國現代經濟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大,對資本設備和技術產生了巨大需求;并從日本、韓國等購買這些東西。這些國家和地區正存在內需不足的缺陷,因此向中國出口成了重要的經濟增長來源。 經濟學家認為,所謂的中國威脅在一個全球化時代是不切實際的。中國并沒有從發達國家“竊取”就業機會。中國出口領域的就業不斷增加,是因為跨國公司擴大了在華的分支機構,而中國對國外商品的需求正支撐著世界其他地方的就業。 《財富》雜志的這篇文章最后指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確保其負責任地遵守國際貿易規則,應該成為仿效的榜樣。因此,人們不應就人民幣匯率問題指責中國。 作 者:羅善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