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大腕瞄準中國富人(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12日 10:04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中國吸引著奢侈品制造商、設計商、銷售商等等“商”是有原因的。首先,該行業的資深經理人說,目前他們的銷售每年都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許多公司的中國銷量增幅都是全球各地最高的;其次,奢侈品行業是目前在中國極少數沒有受到本土公司挑戰的行業之一,而在世界任何其它地方,這一行業都面臨激烈的競爭;第三,中國的富人越來越多,是奢侈品公司生存的土壤。據一些業內人士估計,能買得起他們的商品的中國人大概有1500萬,主要是私營企業主、高級經理人和白領階層。
所謂“小資文化”的盛行是奢侈品大放光芒的主要推動力。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37歲的陳女士出現在上海的塞琳(Celine)專賣店,手里提著剛買的價值400美元的平底皮鞋。“我只愛塞琳。雖說它沒有路易威登和ChristianDior那樣夸張的logo,但它有著貴族品質;樣貌平平,但質量和設計卻是out鄄standing”,這位在外資企業里上班的“中產階級”用攙雜著英語的漢語說。 回本緩慢成本上升 外國品牌賺錢不易 正如沒人能阻擋女人的購買欲一樣,奢侈品行業進軍中國也是勢如破竹。唯一令人不安的是它的盈利前景。專家指出,在未來數年中,那些奢侈品商店,特別是剛剛進入中國的商店,將會面臨虧損。它們不得不與日漸昂貴的鋪租和廣告費用作斗爭。多年來,外資公司紛紛涌入廣州、上海、北京等大都市,推高了這些城市的營銷成本。楊曉東說,目前在中國開店的費用與美國或歐洲不相上下。而隨著競爭逐漸激烈,在一些“二線城市”如成都等開店又成為當務之急。 “對于多數公司來說,回報期將是漫漫長,5年間能回本就很不錯了”,一位分析員說。 另一方面,大多數公司目前只會空喊“中國人有錢”,但要他們對市場細分說出個一二三四來,他們卻一無所知。比如說,在中國南方,男人喜歡軟底鞋,但北方人卻不喜歡;北方人喜歡外表花哨的商品,南方人又不喜歡。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較保守。Cartier稱,古典的手表鏈在中國賣得不錯,新潮、高檔的手表則不一定能賣得好。 跨國公司最害怕以下一類顧客:上海一位26歲的模特逛完一間又一間的高級商店,卻仍然兩手空空。她說:“我經常逛商店,了解最新的時尚,但很少真的買。太貴了!大街上有的是雜牌貨。” 聰明的商人有些明白了:得傍大款,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像上海模特這類中國的半邊天上。大款何在?且看統計數字:在中國銷售的奢侈品約有60%是男士用品,消費者多是年輕人。這反映出改革開放使得哪些人最受益,當然也給外國商家指明了方向。 不分析顧客者不得食。比如,數年前,Dunhill推出的球衣和pochette(行內術語,指錢包)大受所謂“新貴”的歡迎。這些暴富階層習慣帶著現金滿街跑,一半是做生意的需要,一半是炫耀。如今,pochette已經不再流行。Dunhill正仔細地將目標放在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商業領袖上。楊曉東說:“市場細分只是剛開始,只需三四年,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就會太擁擠,外國品牌必須現在就找好自己的位置。”(張雋)(子琦/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