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危機 將被花旗兼并傳聞非空穴來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06日 10:16 中華工商時報 | ||||||||||
胡小兵 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德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將被美國花旗銀行兼并的傳聞震動了德國朝野上下。日前德意志銀行行長阿克曼本人終于出面予以澄清。他在否認了市場傳聞的同時暗示該行已成為被收購目標,它所面臨的危機遠未消除,因此他強烈呼吁德國銀行業加快改革步伐以迎接即將來臨的銀行兼并潮的挑戰。
德意志銀行這塊“金字招牌”可能被收購的消息在德國政界、經濟界和金融界一時間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擔憂。 據《德國金融時報》報道,3月11日德國電信、安聯保險、西門子和戴姆勒-克萊斯勒等多家重量級大企業的財務領導已應德國總理施羅德之邀聚首柏林總理府,討論此事可能會對本國經濟產生的嚴重后果。 阿克曼上月底在曼海姆歐洲經濟研究中心發表講話時承認,德意志銀行已遭遇到美國銀行氣勢逼人的兼并風潮的前鋒侵襲,他強調德意志銀行和花旗銀行存在著許多不同點,表示該行更愿意與歐洲伙伴、而不是美國人合作。 德意志銀行的前景目前難以預料。除德意志銀行外,有傳聞說德國另外兩家大銀行商業銀行和裕寶聯合銀行也同樣面臨著被收購的危險。德國銀行聯邦聯合會主席布羅伊爾預計,美國銀行會在今后兩年內登陸歐洲展開兼并。與此同時,美國著名的FITCH評級機構的調查報告認為,2004年將是歐洲銀行的兼并年。 德國是一個金融業相當發達的國家,目前全國擁有各類銀行約3400家,營業所約6.4萬個。 長期以來,德國銀行以其雄厚的資本、高效優質的服務在國際上享有良好的信譽。然而,近年來德國銀行業由于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經營和利潤不斷滑坡,與其他國家銀行業相比差距在不斷擴大。據統計,德國銀行自有資本經營的稅前利潤率已從1983年的20%降至2002年的4.4%。 經營利潤下滑是目前德國整個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難題。分析人士指出,造成銀行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上個世紀90年代銀行錯過了改革良機。當時高新技術的蓬勃發展已引起企業和個人投資、融資方式的改變,隨著金融市場的自由化,德國銀行低估了新的業務領域所蘊含著的潛在獲利能力;二是持續10年來的德國經濟低迷不振,失業人數有增無減,國債高企,社保預算窟窿巨大;三是三類主要銀行集團(個人信貸銀行、儲蓄銀行和合作社銀行)的條塊分割和功能不盡合理,國家份額占銀行業45%的過高比例也不符合時代要求。 扭轉經營利潤下滑的被動局面是德國銀行改革的當務之急。對此,德國業內人士已達成以下幾點共識:首先必須消除銀行業“三根支柱”式的結構性弊端,允許個人信貸銀行、儲蓄銀行和合作社銀行實現跨行兼并,做到優勝劣汰。 其次,為提高贏利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銀行必須著眼于市場,減少國家影響,把銀行做大做強。銀行規模大小雖然不是影響競爭力的惟一決定因素,但規模越大對風險的承受能力越強。因此,德國銀行的改革目標之一便是加速公法銀行的私有化進程,尤其是要改革德國各聯邦州的儲蓄銀行法。 第三,歐洲各國必須加快建立統一的歐洲金融市場。歐洲證券、基金和私人客戶市場的分散狀態使歐洲銀行難以抵御美國銀行的競爭。只有建立歐美銀行間的力量均勢,歐洲銀行才能在全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