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部分經典金融創新之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10日 20:40 《數字財富》 | |||||||||
客戶經理制度改造華爾街 鄧憶平/文 1930年代美國長達10年的大蕭條,始作俑者就是證券市場。因此,當投資者遭受了巨大損失,經紀人們的種種丑聞被曝光后,公眾幾乎徹底喪失了對證券市場的信任。盡管股
但是到了1940年代初,美國證券市場竟奇跡般與銀行比肩,贏回了公眾的信任;而且在此后的幾十年中,美林證券屢攜金融創新產品叫陣銀行帳前,美國證券市場也繼而發展成為全球最大。如果沒有美林60年前推出的極富創新的客戶經理制度,并輔之以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國的證券市場將不會有后來的發展速度,當代金融版圖也許要被徹底改寫了。 “萬能經紀人”下崗 作為一個證券市場的老手,查爾斯·美里爾預見到了1929年的股市崩潰,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所以當災難來臨時,美里爾竟逃過此劫,這在當年的華爾街專業人士里也屬鳳毛麟角。在其后長達10年的蕭條中,美里爾基本脫離了金融行業,直到1940年重新組建美林,他才又殺回華爾街。 美里爾對業內的舊有傳統有深刻了解,在他看來,有兩點至關重要:首先,誠信和完全信息披露應該是這個行業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恢復公眾信心,使其投入市場;同時,必須要了解客戶的財政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并通過提供迎合不同客戶口味的投資計劃,才能真正拓展市場。因此,一旦重操舊業,美里爾就率領美林開始了一場改造華爾街的運動,以扭轉整個證券行業在公眾眼里的負面印象。 在經過詳細的市場調研和客戶分析后,美林開始推行客戶經理制度,替代以往“萬能經紀人”的經營方式。在客戶經理制度下,經紀人的概念被一分為二:開發客戶由銷售代表負責,再通過對客戶的分類,由公司根據客戶類型不同,分配給各有專長的客戶經理負責管理。這樣既能使各種各樣的客戶得到最好的服務,又能使雇員的專長得以充分發揮,還可以使客戶對公司的忠誠度不受個別經紀人的影響,可謂一舉多贏。 客戶經理制度的另一舉措是,將經紀人原來根據客戶交易提取傭金的制度改為固定年薪制。這使得經紀人為豪取傭金而鼓勵客戶頻繁“炒單”的行為喪失了利益驅動力,從而減少了客戶對買賣必要性的懷疑。 在新公司第一次分公司經理會上,美里爾提出一個振聾發聵的意見。“作為商人,我們有權預期的利潤不該是符合我們支出的利潤、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利潤、也不是與我們的胃口成正比的利潤,而是在定出全市最低價后我們口袋里所剩下的東西。……走進商店的任何人,都會在最低的競爭條件下得到最公平最好的服務。……你不能欺騙信任你的人。”從此,信任、可靠、出色的服務及低收費成了美林公司的口號。 在美里爾的計劃中,證券市場不僅要把在經濟大蕭條中流失的客戶吸引回來,還應該把更多的普羅大眾吸引到股市。當時,有數以百萬計的中產家庭與股市無緣,成千上萬的新手對證券投資舉棋不定,美里爾提出,應該幫助中等收入的個人依靠股市作為向上攀升的途徑,而不僅是讓富人變得更富有。美里爾相信,他的公司能夠說服他們成為市場的參與者,并提供合理的指導為客戶積累財富。 陽光下經營 在組織上進行改組后,美里爾又下大力氣加強公司管理、促銷和公共關系。一直以來,他對華爾街上舊的禁忌嗤之以鼻,這時更是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廣告和公關攻勢。廣告是以往金融家不屑使用的手段,卻使得公眾由于得到大量明確的信息而改變了以往的偏見。盡管在美林發起的宣傳攻勢中,往往會讓競爭對手蹭了車,但在美里爾看來,激活股市實際上符合每個人的最佳利益。為使自己能享受長久繁榮,美林甚至不惜促使競爭對手去改變形象。 美林還充分利用電話等先進的通信手段,盡量壓縮分公司的辦公成本,并把節省下來的錢與客戶一同分享。此外,它還免費向所有客戶提供公司研究報告、出版《投資者讀物》和設立經紀人培訓學校等,為所有愿意進行理性投資的人提供普及教育和指導,這也使整個行業都因此擴大了客戶群。 更具影響的是,在1940年美林公司出版了綜合年報,并對公眾廣為散發。當時,無論是經紀行業還是投資銀行,都習慣于把自己裹在掩蓋秘密的幕布里,即使堅持規范原則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沒有提出過信息發布的要求。而美林卻把自己虧損了30萬美元的賬本明白地展示給了公眾。這樣做,不但沒有降低公司的信譽,反而打消了客戶及潛在客戶對公司誠信度的憂慮。美里爾用實際行動表明,透明的運作并不是壞事。其他競爭者不久也發現,他們不得不亦步亦趨跟進。華爾街以往的神秘面紗,從此被慢慢揭開了。 美林的經營方式,連客戶也聞所未聞,而取得的成績又為整個經紀行業樹立了標準,重新贏得了公眾對證券市場誠實性的信心。沒過多久,美林公司就發展成全美最大、最盈利的經紀公司,華爾街也從貴族俱樂部慢慢成為大眾投資場所。從此,公開運作成了投資銀行業的慣例,市場也因此吸引了大量參與者和資金,并逐漸恢復發展壯大起來。 當美國政府在1930年代建起金融分業籬笆時,保守派曾猛烈抨擊它的合理性,而持續低迷的成交量又似是而非地支持了批評派的論調。但此后的發展證明,由于商業銀行的被迫退出,使證券市場里少了許多龐大的競爭對手。再加上商業銀行被存款利率上限和不允許跨州經營死死拴住手腳,少有羈絆同時又率先進行改革的投資銀行業,便從金融分業中獲得了發展良機。美林更是第一個抓住時機,坐上美國證券公司的頭把交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