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至17日,俄羅斯總理卡西亞諾夫對日本進行了為期3天的訪問。在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舉行的會談中,雙方一致表示,要加強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而在隨后簽訂的《共同聲明》中,兩國首次在正式文件上提及連接遠東納霍德卡和東西伯利亞的石油管道建設的重要性。日本媒體對此評論說,日本在能源政策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政策構想已經取得進展。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石油需求不斷增大,而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兩國有識之士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便提出鋪設從俄東西伯利亞的安加爾斯克到中國大慶的石油輸送管道,但是“安大線”一直未獲得俄羅斯政府的批準。日本隨后介入俄羅斯石油管道建設問題,今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訪問俄羅斯與總統普京舉行會談時,提出修建從安加爾斯克到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港口納霍德卡(安納線)的輸油管道,并表示,如果建設這條管線,日本每天將可以從俄羅斯進口100萬桶石油(每年約5000萬噸)。不久,日俄政府就聯合鋪設“安納線”輸油管道事宜達成了初步協議。
今年10月,俄能源部長透露,日本表示愿意提供20億美元的貸款和投資來幫助俄勘探西伯利亞東部的新油田,并以低于商業利率的優惠條件向俄羅斯提供50億美元貸款,以說服俄羅斯建設一條耗資58億美元的通往太平洋海岸的石油管線。
到訪日本的前幾天,俄總理卡西亞諾夫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強烈期待著在他訪日期間,日本能就包括試挖掘在內的探測活動需要耗費多少資金提出一項具體計劃。
日本果然沒有讓他失望。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明確表示,如果俄羅斯優先鋪設安納線,日本將協助俄羅斯解決資金、技術和環境方面的問題。
有專家指出,日本之所以想盡辦法希望俄羅斯建成安納線,是出于其能源戰略和地區性戰略的考慮。
日本是石油消費大國,而日本本國石油資源匱乏,幾乎都靠進口。目前日本的石油90%是從中東地區進口的,而動蕩不定的中東局勢使日本惴惴不安,實現石油進口多元化就成了其當務之急。因此,日本自然而然地將目光投向了鄰近的產油大國俄羅斯。
日本希望通過安納線把俄羅斯石油直接輸送到日本海沿岸,這樣不但增加了石油運輸的安全性,而且與中東石油相比,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距離大幅縮短,從而可以使成本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日本無法坐視中國在本地區作為一個日益活躍和強大的經濟實體起到越來越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日本拼命阻止“安大線”,并非僅僅為了搶“生意”,而是為了遏制中國在東亞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影響,以最大限度地實現日本的地緣利益。
俄羅斯希望在出口石油的同時,也能夠帶動相對落后的西伯利亞地區經濟的發展,因此俄羅斯在建設石油管道時,也考慮到引進外國資金和先進技術,日本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同時,俄羅斯政府也不能輕視石油消費大國中國,因此,雖然卡西亞諾夫在訪日前表達了“良好的愿望”,但雙方在《共同聲明》中提及連接遠東納霍德卡和東西伯利亞的石油管道建設的重要性時,并沒有就建設“安大線”還是“安納線”作出明確的判斷。
也有人提出一個折衷方案,即:把輸油管道在中俄國境附近分叉,建設兩條分別通往中國和日本的支線。但問題是,如果建成兩條支線,俄羅斯很可能沒有足夠的石油儲量來同時為兩條石油管道供油。
藍曉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