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坎昆會議無果而終 窮國首次對富國說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9月16日 07:52 新聞晨報 | ||
由于各方分歧嚴重,為期5天的世界貿易組織坎昆部長級會議14日無果而終。有輿論認為,雖然會議在各項議題上沒有取得多少進展,但在本次會議上發展中國家首次聯合起來,對發達國家說“不”,某種意義上也是國際貿易格局的一種進步。 兩個陣營互不相讓 本次會議一開始,與會各方就在會議議題次序問題上發生了分歧。發展中國家強調,會議應首先討論農業問題,然后才可以討論農產品市場準入問題。發達國家雖然口頭上表示愿意減少農業補貼,但就是不提是否全部取消補貼以及何時取消補貼。與此同時,發達國家急于討論啟動所謂的“新加坡議題”談判,即貿易與投資、貿易與競爭政策、政府采購透明度、貿易便利化四項議題的談判。這些議題如獲通過,對發達國家較為有利。 在這種情況下,以巴西、印度、南非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形成的21國集團在會議上強調,首先必須解決農業議題,然后才能討論其它議題。由于存在嚴重分歧,會議出現了僵持狀態。經過通宵達旦的磋商,14日下午各方仍未能達成一致,會談宣告破裂。 農業問題利害攸關 農業問題之所以對發展中國家如此重要,是因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農業占國內經濟的比重大,但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不高,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本已處于不利地位。相反,發達國家不僅擁有先進的農業技術,而且給予本國的農業生產者以大量的農業補貼,使得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在國際上以非常低廉的價格銷售。因此,發展中國家要求首先取消農產品補貼,然后才可談判農產品的市場準入問題。另外,美國和歐盟在此問題上也存在分歧。 此間專家認為,本次會議沒能在農業問題上達成協議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農業問題除受各國不同利益的制約外,還受到各國內部存在不同階層這一因素的影響,因此農業問題談判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一種結果兩種評價 美國《華盛頓郵報》指出,雖然坎昆會議以失敗告終,但發展中國家陣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贏得了勝利。因為發展中國家首次團結在一起,向美國和歐洲異口同聲地表達出了他們心中的不滿。 英國某些分析人士也表示,從坎昆會議開始,“發達國家無視發展中國家的抗議之聲,關起房門自行討論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因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學會了對富國一起說“不”。 厄瓜多爾代表巴基透露,他和巴西、中國、印度等22個國家的代表從會談伊始就不斷向美國和歐盟施加壓力。他說:“如果我們不為已經被剝奪很多權利的貧窮國家人民爭取到一些利益的話,那我們將拒絕會談的任何進展。實際上,(在坎昆)我們獲得了很大的勝利,現在斗爭還沒有完,為世界上每一個人追求更好未來的斗爭才剛剛開始。” 歐盟談判代表拉米則在會后悲觀地表示:“我們應該能在會上取得進展的,但現在我們全盤皆輸。”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格拉斯利則將坎昆會談破裂的14日稱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悲哀的一天”。 不過大多數與會代表和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坎昆會談以失敗告終,但世貿談判本身并沒有受到致命的傷害,各方的分歧將最終彌合。而且,坎昆的失敗對發達國家敲響了警鐘,要求他們在未來談判中更多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綜合新華社、中國日報特稿
|